文|安怡
八点多的时候,万乡给我发来上面这张图。
我凝神看了看,然后问他:你一个人在外面?
他有点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笑了笑:这张图上满满的都是孤独感。
万乡拍手欢呼:你果然是前辈,比我懂得多。
我汗颜:等你以后学了绘画心理学就很容易看出来,绘画跟拍照在某些方面也是相通的。
说起来,我跟万乡只有过一面之缘,我只知道他叫万乡,他只知道我叫安怡。其他的种种个人情况,我们彼此一概不知。
准确来说,前些天我在《叙事访谈:说出生命力》的课堂上偶遇了第一次来学习的他。
那天的课程属于小班教学,重实操,总共才十来个人。导师让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取一个名字写在名牌上,然后一一介绍自己取这个名字的缘由,由此展开一天的课程。
我名牌上写的名字是安怡,有三个缘由:第一,安怡是一个奶粉的品牌,我妈妈近几年一直喝着来补钙,这个名字是我跟她之间的链接;第二,安怡是我重新开始写文的笔名,我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的品牌;第三,安怡字面上是安适愉快的意思,是我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
坐在我旁边的一个戴眼镜的男人名牌上写的名字是万乡。
那天他说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源于一首歌——《历历万乡》,而这首歌代表了他所向往的一切。
后来我专门去搜这首歌听。
歌词写得非常好,有些语句我至今印象深刻:
如果有天我站在朝阳上 能否脱去昨日的惆怅
单薄语言能否传达我所有的牵挂
若有天我不复勇往 能否坚持走完这一场
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故乡
......
城市慷慨亮整夜光
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
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
故人旧时容颜未沧桑
我们仍旧想要当初想要的不一样
那天万乡说,他一直想要去浪迹天涯,亦如歌里唱的那般踏遍万水千山。
那天的课堂上,有许多剖析自己和他人的互动环节,刚好他坐我旁边,很多二人对话环节都是我们向彼此讲述,同时互相倾听。
那天上完课后,我们加了微信好友。他没有问我的真名,我也不去了解他姓何名谁。
他只知道我是安怡,我只知道他是万乡。
我们没有联系,直到他发来那张图才有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万乡后来继续发消息说:安怡?我常常觉得很孤独。
通过之前在课堂上的各种互动环节,对他倒是有点了解,我回复说:你还是想去浪迹天涯吧?可是身边的亲人朋友们没有一个人支持你,是吗?
万乡答:是啊!我跟我老婆说,我想停薪留职或者辞职出去浪个一年数载的,可她骂我有神经病,说我脑子不正常,不按常理出牌,没有责任心,只想着自己快活什么的。我父母也不理解我,说我不走正道净想些歪门邪道什么的。
这个时候,我拿出了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共情,即同理心,借助他的言行深入到他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我回答他说:
我知道你不是懒不想工作,也不是没有责任心不愿赚钱养家,只是浪迹天涯、走遍万水千山是你一直以来未能如愿的人生追求,你只是想去浪,想在路上,无所谓目的地,也不管去哪儿,只要在路上就好。
万乡喜出望外:是啊!我想要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你居然懂我?可是我们才只见过一次!原本我觉得自己很孤独,可是跟你这么一聊,我才发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懂我的?
我有些尴尬,也有些无奈:
我不是懂你,而是在向你讲述叙事访谈的基本观点,这才多长时间,你学的知识点就都忘了吗?
万乡表示真的忘了。
于是我给他恶补了叙事访谈的基本观点:
一、当“知识”变成“真理”,就会变成“权利”来压制人们——“合理”往往是最大的阻碍。
二、人们会不自觉地将主流文化、知识、社会价值观内化到自我认同中来进行自我规范——人的困境与主流文化息息相关。
三、人们的宝藏,往往就藏在自身未显、未觉之处——找回多元化的自我。
并且向他解释以勾起他对之前课堂学习内容的回忆:
在我们以往所学习的知识及固有的价值观的压制下,正常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才是最合理的人生流程,如果你一直按照这样的方式过下去,那么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
可是一旦你的向往或你的追求与主流的文化、知识及社会价值观有所冲突,且你不愿意同化自己的本质,你还想着要跳出现有的禁锢,那么这种冲突就会让你的心理进入一种困境,也就是俗称的那道坎。
心理的坎要么不去触碰,要么就一鼓作气的迈过去,不然你会一直纠结下去。
如果你想去挖掘自己人生的更多宝藏,那么就得去行动去努力实践,这样才能去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寻找到真正的自己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就像你说的,别人不理解你不支持你的想法,你会感觉自己被孤立因此而孤独不已。而你的这种孤独不是别人带给你的,是你自己自找的!
作为孤独患者,你不应该想着怎么治愈自己,而是要考虑如何自愈。
唯有你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只有当你鼓起勇气排除万难真正去践行你的所想,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强化和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人生愈加圆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样你才不会觉得孤独。
你一直都知道,只是你不愿改变现状。
其实做个孤独患者也没什么不好的,不是吗?
万乡笑着总结:看来你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都消化了啊?你完全是遵循着叙事疗法的思路,做到了去标签化、去专家化、相信对话、共同反思!谢谢你尊重我的想法,你很优秀!
我回了句:最后一句你何出此言啊?
万乡却发了一小段话过来:
我原以为你们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我明白,你们尊重我,是因为你们优秀。因为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来自仓央嘉措。
他居然知道我喜欢仓央嘉措。
安怡:企业培训师,高级礼仪讲师,写有温度的文字,做有品格的女子,只为与你同在简书,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若你喜欢此文,请点亮喜欢图标点赞支持或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