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起来给小宝换尿片,冲奶给他喝,拿手机看了一时间,其实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顺便刷了一下朋友圈,看到朋友圈对我发表的《教育的困惑》有几十条评论,大家各抒己见,给了我不少不同的想法和建议,心里很是感动,我摘选了一些,适当地将评论的类型作了下分类。
感同身受安慰型:
- [C君 ] 这几天我也为了姐姐、妹妹对于孩子教育问题困扰,中国的教育不知如何说起……
- [ M君] 唉!我们家有个叛逆初中生,更是难搞啊!现在我是每周末回长沙。已经决定过完年辞职了!
- [ Sister] 打开看了你的文章,辛苦了,教育小孩的确需要耐心。[拥抱][拥抱]不要太自责。
- [ V君] 女儿会明白这是爸爸的爱。
- [T君 ] 点赞,同感,惭愧呀(没有深刻自我检讨,得反思!)[流汗]
- [ 达夫君] 每个孩子都会有起伏的时刻,关键是找到原因,慢慢来,不必过分担心。
- [L君 ] 教育小孩苦乐并重.喜忧掺半.为父母真的难啊!
真心真意鼓励型:(包括打赏和点赞)
- [ L君] 一个爸爸能如此用心已经很了不起了[强]你注定会成功的!
- [ 同桌L君] 对着孩子谁能一直好脾气,或许是姐姐对于弟弟的到来的一个过程,希望父母对自己关注还是原来一样多。
- [ 东记] 兄台,加油!大点一就会好点的了。
- [ F君] 心思细腻,柔软,慎密的好爸爸。
附送建议赞美型:
- [ W君] 真是个好爸爸[强]我个人觉得,对二年级的女孩子,可以多问,多听,少说,少评论,才能找出问题所在。建议问问苏老师
- [ D君] 用心的好爸爸[强][强]越到高年级遇到的情况越多,家长也慢慢会不这么敏感。
- [ N君] 有个爱操心的好爸爸
- [ Sister] 虽然不知道你的教育方法对不对,但可以确定你是一个好爸爸。目前教育是很多很多家庭面临的困惑、难题。女儿成绩一年级好,二年级出现下滑,是不是因为多了小弟弟后大人没有这么多时间去辅导了呢?
过来人式建议型:
- [ Boss] 打小孩了?吓吓就好了。
- [ S君] 一年级的比较简单,所以家长不需要操心太多,越往高年级就越难了,小孩出错可以理解,让小孩准备一本纠错本,把错误的和漏的抄一遍
- [ X君] [拥抱][拥抱][拥抱],父母都用心良苦,现在她还小,还不能理解教她,骂她是为她好,有时候发火是会适得其反的
- [ 妹] 虽然不知道你的教育方法对不对,但可以确定你是一个好爸爸。目前教育是很多很多家庭面临的困惑、难题。女儿成绩一年级好,二年级出现下滑,是不是因为多了小弟弟后大人没有这么多时间去辅导了呢?
- [E君 ] 也曾有过种经历。大人崩溃,小孩委屈。慢慢来,自己先慢下来吧。
- [S君 ] 教育小孩苦乐并重.喜忧掺半.为父母真的难啊!
- [ 教育导师S君] 你真是一位超级好爸爸,就这一点必须给你点赞[强][强]。推荐你去看一本书《做个好妈妈是你一生中最大的成就》,虽然题目是这样,但内容希望对你一样有帮助。父母跟家长是不一样的。好父母未必是好家长。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们也是从第一次为人父母开始的,我们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而不是父母。做父母家长不需要“从业证”,可是做家长却不一样,我们也有面对孩子教育茫然无措的时候,焦虑自责的时候,后悔莫及的时候,失望无助的时候……夫妻俩教育观念不一致,亲子关系紧张,等等。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时候了……希望能帮你解开一些疑惑。[拥抱][拥抱]
其他类型:
- [ J君] 《正面管教》一书提出父母对孩子要和善而坚定,无所谓黑脸白脸,很多事我会和儿子说清楚,该做的事你必须去做,没有妥协的余地。
- [ B君] 有缺失,才会有希望。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我们要以完美的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人生没有满分,就像背着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箩筐,因为装不满,我们才会不停地采摘,收获才会越来越多。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
摘选了其中的一大部分,主要是想展示一下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原本只是想写篇文章自我反省一下,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大多数的朋友都是感同深受地表示现在孩子的教育不容易,父母对小孩在做功课,日常生活自理,自律及自觉性等方面很是头疼,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训小孩的情况,但问题却没能真正的解决。
同时没有想到抛砖引玉般得到很多很好的建议,当中不乏在教育培训机构的导师,让我很是受益,于是,我想,此时可以多谈下育儿经了,让自己及有类似我这样的家长思考和学习一下。
其实教育无分对错,很多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孩子(特别是上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性格特征不一样,所处的环境(包括学校与家庭)不一样。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是单纯的由学校包办,基本上是采用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所以几乎每天白天是学校老师负责,晚上家长陪读(至少参与监督,检阅,签名),特别是小学生,但是家长们每天白天工作都已经够忙碌劳累,如果小孩问题太多或者不太配合家长,问题就会产生,一些焦急和不满的情绪会令小孩发脾气,不听家长使唤,从而产生小孩被家长批评,教育,严重的有些矛盾越演越烈。很多的家长平静后都有点后悔,自责操之过急,觉得让小孩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做事真的有点过分。
其实家长都知道责怪,打骂小孩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有百害而无一利,虽说大多数的家长教训小孩都是一时冲动,但究其原因还是家长们没有做好自己做家长的准备工作,没有提前学习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没有学会小孩成长教育的理论。
好的教育理念自古就有,就单单批评和责备小孩这一问题,如果借鉴《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对我们现代的家长也是受益匪浅的不的。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孩子惭愧后悔时不责备他。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孩子正在忧伤时不责备他。
第七,“疾病不责”,即孩子正在患病时不责备他。
其实现代教育可以在这基础上再加上几条:
1、早上出门时不责怪批评孩子,一日之计在于晨,孩子应该有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这样上课才能积极有效,周末亦是一样,每天的早上用微笑和肯定的眼神更能让小孩愉悦舒畅。
2、一起吃饭时不责怪和批评孩子,这点古人已讲,现代教育来讲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相聚时光,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3、父母有情绪波动时,如果父母因为工作的不顺心,或在外面受气而把这些气愤的情绪带回家,如果这时教育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发脾气,有时大发雷霆。有句流行语说"我们经常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却把最差的一面留给自己的家人"。
4、父母与小孩直接冲突时(包括顶嘴,僵局),这种情况父母就应该先冷静下来,考虑重新找个合适的时间地方批评教育孩子,效果才会更好。
相信还有很多批评教育小孩的良方妙药,但不管是什么方法,我觉得我们都要讲究方式和技巧,"言传身教"️四个字对幼年时的孩子影响尤为深刻。我一直很佩服一个朋友--达夫兄,他可以与他的小孩做朋友,无所不谈,无所畏惧,,而不是纯粹的上下辈关系,我在想,这样的教育算不算是最高境界呢?
2018/1/13深圳。昨晚上写了篇《教育的困惑》,引起很多的朋友的关注,其中不少的朋们通过评论,私聊,电话等方式给予了我安慰,鼓励及讨论。于是今天写了这篇文章,真的感谢朋友们的关心与鼓励!同时也要感谢简书这个很好的写作平台,感谢巜散文随笔》及巜婚姻育儿》专题接纳了我的文章,才有了让我写续集的动力。本来此文是凌晨四点写的,但一直没有时间审稿,直到深夜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