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清明又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我们来说,清明节绝不仅仅是休息娱乐的假日,更是承载着深厚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期。作为承续了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文化在时间的积淀中不断更新、升华;而当代人在铭记、传承传统的同时,也赋予清明节更多时代内涵与现代活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随着节令习俗从祭典性向娱乐性与礼仪性的演变,踏春出游、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活动在唐宋时期也逐渐成为清明节的另一项文化内容。扫墓祭祖渲染了清明节的肃穆,踏春出游则展现出清明文化的灵动。这一对看似矛盾却又融为一体的节日色调,赋予了清明节更为深远的文化内涵。在草长莺飞、层林渐绿的阳春三月亲近自然、感受新生,一驱内心的抑郁与冬日的寒气,这是顺应天时、人地和谐的最好展现;而将春天蓬勃的生机与缅怀先人的悲凉共置心中,又展现了古人悲欢与共、生死并置的人生哲学。所以,清明节不仅彰显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中庸文化,更塑造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生命境界。于是,中华民族便有了直面生死的勇气与豁达。
“清明一霎又今朝”。经典而不封闭,规范而不拘囿,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在传承历史底色与文化积淀的同时,时代应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气息。
追忆先人,是清明节传承不绝、延续至今的核心文化内涵。天下之人皆有父母,族群各有祖先,民族亦有本源。这种“我是谁”的心灵追问,扎根于每位华夏儿女的心中。纵使生活散于五洲,但是寻根谒祖的观念仍可将我们聚于华夏。所以,每年清明前后,无论是在机场、口岸,还是各地的乡间小道,都能见到返乡祭祖的人文之景。不过,情感是不变的,仪式是流动的。扫墓祭祖的形式并非是对传统旧制的完全沿袭。借鲜花表达哀思,用文字延续情感;以植树培土感念生养之恩,建石碑陵园寄托追思之情。我们已然看到了仪式的创新性发展,期待更多文明、合理的方式延续这一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