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得有一个机会到孤儿院参加夏令营,带着好奇走进孤儿院,孩子们的独立性和礼貌都很触动我:打扫厕所、整理寝室、洗碗、帮厨;进门就收走手机,晚上下课才给,学生们毫无怨言;一天的课一共六个半小时,晚上还有一个小时的冥想,孩子们也都坐得住;学员年龄跨度大,小学五年级到高三毕业生,但每个人在课堂上都能安静听讲;吃饭前先朗诵感恩诗,吃饭时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那些普通学校的学生让父母和老师所头痛的事情:沉迷手机、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中心……在这里都看不到。
有朋友说很多这类学校都是这种军事化管理,也许从宣传的角度,这种模式是很好的,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直到这件事发生后,我明白了自己的感觉:
小石头,这个孤儿院里最小的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始闹情绪,我老远听到他的哭喊声,寻着哭声在三楼(顶楼)找到他,我对小石头说:“你现在很生气,也很伤心”。“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可以陪陪你吗?”他没有赶我走,我就蹲在他旁边继续倾听他。一个大很多的男孩子来找他,小石头看到他就更激动了,大喊让他滚,我让那个男孩先离开。没多久小石头也下楼,我追过去继续陪伴他。
大概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小石头情绪平静了很多,副院长走过来叫我去吃饭,悄悄对我说不用管他,是他的错,让他自己会好的。我坚持留下来陪伴他,开始的时候他不去吃饭,后来我说他不去的话我也不去了,就在这里陪他,他才肯去了。
见到院长后,我对他们说不要说小石头什么了,他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院长对我说“他经常这样,冷静下来就好了”,我说出我的看法:觉得这种情况不适合让他一个人冷静,他有自残行为,也对我说了“想死”,院长坚持说不会的,他每次都是这样,越去理他,他火气越大。
院长的话让我很担心,她的确是出于大爱开办这家孤儿院的,但缺乏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可能就会好心出坏事,或者最终收获仇恨。我们可能都看过这样的电视剧场景:老婆骂老公“你走,你滚,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但是如果老公真的走了,这个女人会更加愤怒。小石头就是这样,当我最初陪伴他的时候,他也不理我,还跑来跑去躲着我,但当我坚持陪伴他的时候,他跑的速度变慢了,转弯的时候还故意给我看到他的背影,让我能跟上他;我陪他蹲在太阳底下暴晒的时候,我退后了一步躲在有一点阴影的地方,当我一段时间安静不说话的时候,他会慢慢扭一点头,用眼睛余光看到我就马上转回去。这些小动作都坚定了我继续陪伴他的信心,我相信也是他想要的,最后他慢慢的开始跟我说话。
所以“你走”并不是真的不需要你,而是想要你看到我有多愤怒,但是直接说出这种需要不容易。对孤儿来说,愤怒可能是试探:问题的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那一刻会不会弃我不顾。
开孤儿院,如果不懂心理学,最终收获的可能是仇恨!
社会上常有新闻报道:被资助的贫困儿童或者孤儿毫无感恩心,做了什么什么忘恩负义的事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大的恩情,当人们感到无力偿还的时候,就倾向于忘恩负义。被资助的贫困儿童或者孤儿就符合这个情景,但是直接的忘恩负义又会遭受良心上的谴责,所以潜意识里就会找一些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是被同伴欺负、被老师忽视、被老师批评,可以是任何一次不愉快的记忆,成为仇视“恩人”的理由。
所以我觉得,孤儿院不适合搞感恩教育,越是要他们感恩,他们压力越大,当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无力偿还恩情的时候,就是忘恩负义的时候,也是为自己的忘恩负义找理由的时候。
孤儿院也不适合军事化管理,太多的规矩也会成为仇恨的理由;而且,孤儿最大的心理特点必然是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弃,所以孤儿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而去迎合权威的需求,比如院长、老师的喜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里的孩子乖的让人奇怪。长期压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内心必然会积压不满,这种不满难以察觉,当有一天他可以离开的时候,还会有所眷恋吗?
并非否定院长的付出,而是真心觉得做几十个孩子的家长不容易!有血缘关系的父母面对青春期孩子都会闹僵,做几十个孩子的家长,不精通沟通技巧和孩子心理,感觉就像在河边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