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就将迎来我所在的北方城市最美的季节。且不说公园、郊外百花齐放。就连街边静静绽放最普通的玉兰花,都娇艳地垂着头,诱惑着过往行人驻足。经过漫长冬季的等待,远方的青山绿水、名胜古迹更令人心向往,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准备打点行囊,追随己心,奈何现实总没有那么轻巧,不是何人都能随时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尤其工作多时的人早已磨退了那份肆意挥霍假期的潇洒。
每当此刻,心痒痒的我总会想起,在去年的一次旅行中认识的女孩贤。叫她女孩其实她比我还要年长几岁。乌黑的长发,黝黑的皮肤,结实的外部线条,透着健美。认识她时,距离她辞职,开始环球旅行已经两年有余。忘不了在旅舍里,她向我展示一路行走所收获的战利品,那上扬的眉宇间,充满了骄傲。
羡慕她,因为她做了我想做却一直未做的事情。早已在现实生活中浸淫多日的我,多事又好奇地自顾担忧起她来,小心地向其讨教旅行中,账单的问题?
贤一脸不屑,用那著名的歌词给了我答案: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答得真好!更显得我这庸人自扰的多虑。但生活真能脱离苟且吗?大多数人不都是按部就班,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养育后代,奉养老人。那止于“流泪撒种”的苟且,会迎来“欢呼收割”的诗与远方吗?
年少时,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能看到大海的开阔和春暖花开的明媚。大了才能读懂,已经站在生命边缘的诗人,心里那份早已无法掩藏对海市蜃楼般的幸福生活的绝望。两个月后,早已见过了远方的诗人用最苟且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圣经中也有位诗人大卫,旧约圣经中的《诗篇》一共 150篇,他一人独占73篇,文字大都表达了对神的信靠和赞美。其中,诗篇 16堪称经典,节选一段: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至动摇。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没有读过背景介绍,是想不到诗人大卫在被追杀,躲山洞的苟且中,能心欢喜,灵快乐。没有对远方向往的诗人,只有不把他撇在阴间,见朽坏,将生命路指示给他的耶和华神,诗人大卫确信在神里面有他满足的喜乐和永远的福乐。
诗的美好和对远方的盼望令人向往,只是那并不是生活的本质。终归生活会回归柴米油盐的平淡,只是愿这份向往不在身外,是你我在生命中,有了诗人大卫的在神身上的盼望才有真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