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之昨日为前日,在学习力大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表示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就像女生挑选男生的标准决定了这个国家男人的方向......
俞老师这一视频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相信事后:俞老师也是深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国民舆论的压迫!
很快,俞老师在网络媒体上以道歉的方式,以一种颇有强行挽尊之意举,重申了自己的观点。PS:民间有句话,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事实就是......
01 首先我们得承认‘俞老师道歉了’ 这个事实
但是,不管是专家、教育家、明星,还是平民百姓......对道歉前后的两种说法、言论都存在着批判、怀疑、不认可的心态。
“我只能说,北大的教育和新东方的成功都没能帮你理解女性的价值,没让你理解什么是平等的两性关系,甚至没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著名演员、明星 张雨绮
百家号媒体就评论到“对于女性的看法油腻到了骨子里”,澎湃新闻也评论到“不能令人满意 前后意思完全一样”,还有一些明星、大V都在社交媒体发声、批驳。
作为一个有素养的企业家和公共人士,俞老师的解释和道歉,再一次验证了他的两性观确实存在局限性。
本着谨小慎微、绝不瞎评论任何人的原则,前一刻:俞老师的表达语境旨在谈论教育方向与两性关系例子,后一刻:俞老师的解释语境却表达的是两性观例子与国家富强水平。应该说前后论点不一,但却使用了关联性很强的两性观例子。
说道两性观,在80后、90后、00后身上,我看到了更多的现代社会所崇尚的男女平等,甚至有着深入人心的共识。
除了这次俞老师谈到的两性论,其实俞老师以“两性”为例子来佐证某一话题、观点的场合还有很多。
● 在“中年油腻男人的五大特征”主题演讲中,俞老师谈到过,大学五年,一个女人都没有爱上我。今天至少还有很多女生坐在下面耐心听我讲,这就是中年男人的胜利。
● 在“我整整自卑了10年,自卑比狂妄更糟糕”主题演讲中,俞老师谈到过,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认为,我谈恋爱一定会被女孩子拒绝,拒绝会更会更加没面子,我还不如不谈。
而在于丹老师心中,女人是纷乱世界中的安宁元素,汉字“安”,就是宝盖头(又称家字头)下面有一个“女”字,家中有女才是安。一个大家族能不能安家立业,首先得看有没有一个懂得持家的女人。
当然,于丹老师比俞老师的说话之道高明多了。
首先我们还是得承认‘俞老师道歉了’ 这个事实,但终究俞老师的发声并没有让我们大家满意!
02 其次我们要正视女子力
网络舆论从不会让我们失望!
以反例的角度论证:如果女性眼里只有娱乐明星,男性就只能唱歌跳舞......换言之,女性如果追求知性生活,男性一定会变得更智慧;反之,女性如果拜金,男性就会只知挣钱、忽视精神修炼。
如果要说中国女性是全世界最勤劳的女性,恐怕大家是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请看以下女性的8大社会特征:
1、当妈妈(照顾孩子)
2、当老婆(照顾老公)
3、当儿媳(照顾父母)
4、承担家务(做饭)
5、努力工作(追求经济独立)
6、愿意读书(受教育程度高)
7、情商高(知情意)
8、上进心强(活跃于各行各业)
这样看来,中国女性是以上面这些形式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工作、生活中,中国女性的追求犹如上面所列的这些社会特征存在着,而并不是俞老师所描述的那样。
当然,中国女性对男性的影响力,与决定男性人生走向何方其实没有几毛钱 关系。
我特别喜欢“女子力”这个词,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既表现了女子的生来婉约,又充满着男子的气概。
我喜欢鲁迅先生,也喜欢他笔下塑造的各种具有“女子力”气质的人物形象。
鲁迅笔下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劳动妇女形象,揭示了这种深刻的国民劣根性,试图唤醒民众,唤醒广大社会底层妇女的自觉。鲁迅在小说《祝福》、《明天》和《离婚》中塑造了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等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们身受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压迫,是在封建制度下挣扎的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缩影。
现代社会相对以往社会,充斥着多元论、无绝对论思想,正视女子力,从你我做起。
03 最后要“强”还是得靠德育
又想起前段时间的重庆22路公交坠江事件:重庆公交坠江致15人死亡
一位新浪网友评论说,一车乘客的生命,与其说是掌握在驾驶员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女人的手中。 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掌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当然这位新浪网友的思想稍微有点偏激,但我一直认为出现重庆公交坠江这样悲惨事件的背后,有着与道德伦理教育莫大的联系。
1978年12月,我们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一次次思想解放,一次次竭力前行,国家确实强大了不少。
经济、市场、生活风貌一片大好,但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要“强”,要持续不断地“强”下去,不能再单纯地依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更应该推崇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德育总归是首要重视的,也是主流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念。
结语
身处纷繁嘈杂的世界,还是要多读书,树立正确的三观,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那就要改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