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级五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837天 2020—9—25
咨询师在辅导当事人时,当事人常说:我是很想做这些,但是又因为某些困难,所以做不到。如何克服困难,就可以成为大目标下需要首先达到的次目标。
当有克服困难这个次目标后,咨询师可以先用奇迹问句引导当事人,让他描绘克服困难之后的美好愿景与行为,也可以用假设问句引导当事人思考:如果你能专心读书会是什么样子?会跟现在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能忍住不拿别人的东西,那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再以例外问句引导当事人去发现,何时曾有读书专心的样子,或做到忍住克制的经验,以及如何做到的方法,如何多做等。
在讨论如何克服困难成为此目标时,可以用奇迹问句、假设问句、例外问句,也可以用评量问句和关系问句。让当事人评量对于克服困难的动机意愿的高低、信心的高低、有把握度的高低、愿意尝试的主动性高低等向度。比如可以问:如果克服困难有一点信心是1分,能克服困难是10分,你对自己克服这个困难的信心打几分?是什么让你打这样的分数?需要发生些什么,才能使分数上升1分?你会为自己主动去克服困难的意愿打几分呢?
若当事人改变的意愿不高,对自己的信心也不高时,可以用关系问句请当事人猜想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会如何为他打分,比如你这样问:你猜你的领导会对你进步的信心有几分?你猜你好朋友会说,你会主动尝试的可能性是几分?他们究竟看到你的什么,要让他们的分数跟你有所不同?他们的分数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当重要他人的分数比当事人高时,有时具有引发当事人提高自身动机与自信的作用,若当事人对自己的自信过高时,则可以思考别人较自己低的分数,具有提醒作用,若当事人在动机、信心、主动性等态度上能有一些小小的突破,当事人的困境就可能会有小小的改善,此时咨询师要赞美并强化之,并使之巩固与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