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丹尼尔·笛福活跃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他出生于中下阶层家庭,前半生经历跌宕起伏:经商、从政、编报,人生遭受的挫折坎坷并不亚于他笔下的主人公鲁滨孙。丹尼尔·笛福59岁才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第一部小说《鲁滨孙历险记》竟大获成功,之后还出版了续集。他的一生不仅在政论、报刊文学上留下了大量重要作品,在文学创作方面,除了《鲁滨孙历险记》,还创作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等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丹尼尔·笛福开辟了英国现实主义的写作传统。
关于本书
在这部小说中,丹尼尔·笛福通过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以生动细腻的心理活动和真实可信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资产阶级开拓者形象。鲁滨孙在荒岛上的开垦自救行为不仅是一个虔诚基督教徒的自省,更是大英帝国的殖民文化外延过程。鲁滨孙对“礼拜五”的奴役,则反映了荒岛上政治等级制度的出现。
核心内容
无论是开垦荒岛,还是解救开化“礼拜五”,鲁滨孙在荒岛上的行为表面上看来是一种自救行为。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鲁滨孙在小岛上重现了欧洲先进的技术、农业,甚至建立了初级的政治等级制度,这是一种复制社会文明的行为,也是一种荒岛殖民化的过程。
一、“荒岛文学”的经典模式
早在“荒岛求生”题材影视作品风靡荧屏前,“荒岛文学”已经形成了固定框架:与世隔绝、远离人类文明的绝境,孤身落难的主人公,利用有限的条件征服自然、战胜自我,最后的结局往往是主人公重回人类文明。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到戈尔丁的《蝇王》,“荒岛文学”的发展绕不过为其树立标杆的作品——《鲁滨孙历险记》。
二、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历险记》与鲁滨孙其人
发表于18世纪初的《鲁滨孙历险记》不仅开创了“荒岛小说”的先河,更是开辟英国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第一部作品,成为英国小说形成时期的代表作。作者丹尼尔·笛福的前半生经历坎坷,出生中下阶层,经商、从政、编报、生意破产、从政入狱,但是早年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其晚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鲁滨孙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资产阶级开拓者形象,鲁滨孙身上的勤劳刻苦、追求物质财富的务实倾向和开拓精神,都带有作者的影子。
关于鲁滨孙原型的考据,至今比较可靠的说法有三种: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鲁滨孙原型是1704年因与船长争吵而离船登上无人岛的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中世纪阿拉伯哲学著作中,一个在孤岛上自我发展,最终得到真理的“自然人”哈义也被看成是鲁滨孙的雏形;还有英国船员罗伯特·诺克斯在锡兰国遭绑架的情节也在《鲁滨孙历险记》中被借鉴。
三、荒岛自救与殖民文化
无论是开垦荒岛,还是解救开化“礼拜五”,鲁滨孙在荒岛上的行为表面上看来是一种自救行为。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是在小岛上重现欧洲先进的技术、农业,甚至建立了初级的政治等级制度,这是一种复制社会文明的行为,也是一种荒岛殖民化的过程。鲁滨孙故事的时间背景是17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正处于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大为增强,由此,英国进入了大规模掠夺殖民地的新阶段。因此,鲁滨孙在荒岛的历险经历也符合当时大英帝国推广殖民文化的价值观,这也是小说在18至19世纪得到热烈追捧的原因之一。
四、《鲁滨孙历险记》的艺术特色
首先,小说构布局合理巧妙,空间上,鲁滨孙流落的荒岛承载着种种自然景观,凝聚了凡人的基本生存环境;时间上,人类文明数千年从无到有的进程仿佛在这28年里被飞快地演习了一遍。其次,作品体现出成熟老练的写实风格,小说最初取材于真人真事,加上作者本人的丰富经历以及丰富的想象,用生动逼真的细节将虚构的情景描写得惟妙惟肖,让读者拥有强烈的“代入感”。另外,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产生的“伪纪录片”风格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小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作品的“仿真性”和可读性。
五、对后世作品的影响
《鲁滨孙历险记》的文学影响极其深远,它对许多同时代的作家以及后世的作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丹尼尔·笛福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就有明显的《鲁滨孙历险记》的影子:虽然两部小说在情节和结构上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其各自诉求也大不相同,但主人公格列佛的出生背景和航海志趣与鲁滨孙颇为相似,故事情节也以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为主。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笔下则常常流露出鲁滨孙式的主题,其中最著名的是《神秘岛》,模仿痕迹最深。与鲁滨孙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屈信念将文明复制到荒岛上的行为相比,同样是“荒岛小说”经典的《蝇王》则表现了另一个主题:掉落到孤岛上的儿童因为放纵心中的黑暗,摒弃文明的生活方式,自相残杀,将孤岛变成一片炼狱。
金句
1. 鲁滨孙在荒岛上的行为表面上看来是一种自救行为,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是在小岛上重现欧洲先进的技术、农业,甚至建立了初级的政治等级制度,这是一种复制社会文明的行为,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荒岛殖民化的过程。
2. 鲁滨孙对于“礼拜五”的教化过程,以及他们之间既互相依存又渐渐形成等级差距的微妙关系,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人类社会的本质。文明如何感化野蛮,宗教如何收服人心,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能通过笛福的描写有所感悟。
3. 在时空的双重维度上,鲁滨孙和他的小岛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高度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