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一名高中生的留言。
TA说,像我们这样普通高中的学生,脑子也没有别人聪明,以后应该也会上一个普通的大学,但是这样下去,我不甘心,可是就是有一些人,他们又聪明,又多才多艺,从哪方面看都很优秀,人跟人之间差距真的好大啊。我应该怎么办才能改变现状?
回信 | 博雅子期
亲爱的同学,看到你的留言,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
因为高中时,我也有过一样的想法。当时的我充满了迷茫,对大学,对未来都没有明确的方向。我想成为身边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
现在,我在读研究生,充实而努力地在向前走。我想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女生,我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我变得更美好一点。
我将我四年来成长的感受和收获,都讲给你听,讲给现在迷茫的你听。成长,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我一直都在。
首先,我想说,你真的很棒。你不甘心在所处环境继续停留,你的内心是期待改变,期待成长的。你已经开始思考了,思考能力在人的一生中都至关重要。
我把你的问题,分为两个。
一是,你并不满足于所处环境,你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
二是,针对不公平现象,如何做。
1.认真学习
这句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学生的天职自然是学习。人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现在你们需要的是大量地输入知识,等有天需要输出的时候,自然会派上用场。要相信,你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高中阶段,重要的是在学习中思考。
你能做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与才能,考取你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所大学。一所好大学能带给你的,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我本科院校并不好,尽管我们同学里许多人刻苦学习,但同等条件下,四大外语高校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譬如,大二时外交部的提前遴选,国家公费出国的名额,各种国际组织的实习机会。
好大学代表“好教授,好学生,好校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我们都明白,20岁左右的年纪,三观仍具有可塑性,在蜕变成人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收到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自己也会变得优秀。
好学校不仅代表着圈子和人脉,更多的是思维、眼界的影响。
好学校往往能够对接更好的资源,你能在大学阶段就能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可以到最好的企业实习,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未来发展趋势。
放眼中国互联网圈,你会发现其中许多人都毕业于名校。
京东的刘强东是宿迁高考状元,美团的王兴保送清华,小米的雷军只用2年修完4年本科学分,百度的李彦宏(北大)、巨人史玉柱(浙大)都是高考状元。
所以,尽你所能去努力,无论结果如何,不要让自己后悔。
眼界决定思维和格局,思维和格局决定了你的选择,而这些选择会决定你的一生。
输在起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终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2.多读书,多思考
一位大学老师说,在你们这个年龄,最重要的是多读书,多走路。
读书是促使你思考的重要途径,当你的输入足够多时,输出便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学习,并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功利性的学习在某一阶段是必须的,却并不适用于一生。多读书,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乔布斯大学时辍学,选择去上书法课,那时,他根本没有想过书法会在他的生活中有什么实际应用,亲近书法仅仅出于好玩。直到10年后,他进入IT业,竟然用上了书法课里学到的东西,开始做字体设计,把书法中的一些元素用到苹果电脑中。
你必须要相信生命中某些东西:勇气、目的、生命、因缘,是它们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
3.切忌浮躁
做学问要坐得住冷板凳,悉心钻研方成学问。
浮躁和盲目跟风是我们社会最大的弊病。大部分人看似在努力,其实也只是随波逐流。
他们看到大家都去考GRE准备出国,他们就跟着考;
后来发现保送研究生是一条坦途,他们也跟着拼命刷课内成绩;
临到毕业,又开始准备考研,却已为时太晚。
我们的社会太浮躁,对成功的定义也太肤浅。
我看到许多高中生填报志愿时,并不考虑是否真正喜爱或是适合自己,一味地选择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薪酬高的专业。
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坚持下去,金钱、名誉、地位这些身外之物都会随之而来”
学习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坚持。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某天清晨你出门,发现树上的花一夜间都盛开了,草坪里的小草已经长到很高了,而之前微小的变化,是很难发现的不是吗。
著名隐居诗人陶渊明写到,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古人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积少成多。
这些前人的经验,就是现在看来,也是十分受用的。
在我准备考研期间,也不乏许多斗志满满的研友。起初,他们还坚持去图书馆,后来便很少看到他们,甚至考试当天也有旷考的。
考研是很漫长的过程,许多人都会中途放弃。
研一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跟我们讲,你们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坚持到最后的。
对呀,我曾经也有过100次想放弃考研的想法,但好在第101次我坚持下来了。
放弃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坚持。
4.找到你的热爱
今年暑假,帮一个高考生填报志愿。
短短三天,他就换了三个志愿方向。
第一天,想考医学院;第二天,觉得机械类也不错;第三天,看到热门专业里的软件工程,又改成计算机类专业。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大概有53%左右的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大学专业。而在大学,每年有多少大学生因被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录取,而荒废四年?
这种情况,不禁令人唏嘘。
当然,现在的教育制度并不完善,它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十几年前,是这样;四年前,也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既然生命中,有许多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的事,就需要接受这种情况。等到能力足够大,就可以改变它。
我们每个人需要找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你热爱的事。就像,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热爱,保家卫国是军人的热爱。找到它,并把它做到极致。
只有真正的热爱,才会使人奋不顾身。
真正热爱的事,才能将其做到极致。
5.公平是相对的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当我在象牙塔里的时候,我也常常抱怨,抱怨学校制度,抱怨老师偏心,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羡慕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读书,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教你,学校离你家不过骑车或者公交的路途。在许多偏远的山区,有许多学生奔波几十里山路去上学,整所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公平吗?
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正在努力不是吗?
大冰的《乖,摸摸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你我都明白,这从来就不是个公平的世界。人们起点不同,路径不同,乃至遭遇不同,命运不同。有人认命,有人顺命,有人抗命,有人玩命,希望和失望交错而生,倏尔一生。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些人在比赛开始就遥遥领先,但是在比赛过程中,有些人因为自身体力不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被别人反超。并非所有一开始就遥遥领先的人,就一定能够坚持到终点。
譬如,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北大,论天资他并不聪颖,论出身他出身农村。
他多次提到,他身边的同学不论在任何方面都比他强,有实践经历丰富的,有多次参加奥数比赛的,还有大学教授的女儿,政府领导的儿子,即使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拥有的东西都可能比他多。
很多人把遭遇归结于命运,但生活给予了每个人选择的权利。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未来就会给你什么样的生活。
其次,我想问你,既然优秀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是你?
科比曾说,总有一个人要赢,为什么不是我?
所以总有人能考到名校,为什么不能是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你需要去找到它,然后滋养它使它生根发芽,使它成为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
人生而不同,却能同样精彩。
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
十八九岁,正是最好的青春。愿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愿你们拼尽全力,无畏前行。
写给十八岁的你们,也送给十八岁的自己。
从构思这篇文章到最终的成型,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期间听了许多优秀学者的讲座,也受到老师的指点。育人是很重要的责任,不敢置喙。以上所有的观点,均是我的思考,从成长中我走过的弯路得到的一些小的感悟。
若多年后你再看到这篇文章,对这些观点也感同身受,我便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