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游记 之甘肃

四月份的杨凌马拉松之余,我们坐在一起畅聊人生的乐趣,除了跑步,还有一个喜欢的事情就是出去玩,今年有计划去新疆。石先生的朋友说,他的工作在新疆有延伸,可以提供车辆,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我是喜欢做攻略的。确定目标,就开始各种搜集,怎么走、怎么吃、怎么住,最重要的是怎么逛。

行程从原计划的八月底突变为八月初,一行人被迫重新计划路线。

仓央嘉措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三号一早,第一波人开车从延安出发,目的地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就太难约了,旺季一定要提前安排。幸好隔壁老王手快,抢到了讲解票,连带着包含了门票,物超所值。

我们是幸运的,遇到了《大咖说》里的怀九老师,就不剧透了,我和隔壁老王跟着蹭了一路的讲解,结束后加了老师的联系方式,期待下次西北行。

兰州还逛了中山铁桥,吃了有名的金强牛肉面,石先生一路强调,在兰州不能说牛肉拉面,只能说牛肉面,哈哈,还是个细节控。吃的必须是肉蛋双飞,这里的牛肉面,牛肉要单独买,来半斤,好吃。

插播一段,石先生中途溜出来,在博物馆隔壁的地下超市喝着三泡台,冰糖来一颗、红枣枸杞来一点,哎呀,不要太甜哦。

自驾游第二站武威,古称姑臧,又名凉州。凉州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汉唐时期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一趟走了才知道,武威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素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梦幻凉州,西北首府”“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美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汉武帝时期,霍去病过焉支山千余里,打垮匈奴休屠王,占领了河西走廊的东端,为了纪念这一战役,彰显西汉王朝的“武功军威”,把战争胜利的地方命名为武威,武威也就因此而得名。怀九老师说,如今的山丹军马场的负责人自豪的说,我们第一任厂长是霍厂长,我愣了一下,哈哈,原来是霍去病厂长……

第三站张掖,于西汉时得名,取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之意 ,曾称甘州,自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与咽喉要道,享有 “塞上江南”“金张掖” 的美誉。我们住的酒店在景区对面,过个马路就能看到。

不说了,上图吧。

日出瞬间。

背着美景回家。

被偷拍。

官宣。

第四站嘉峪关。六百多年前长城——这条自西向东的“生命线”与另一条自东向西的丝绸之路一起在河西走廊打了个“结”,这便是嘉峪关。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数不清的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才将它建成如今的模样。嘉峪关作为西北边防要塞,六百多年从未被攻破,古人以关城为起点,向南北两侧修建了两段城墙,北侧延伸至黑山,建在了约45度的山脊之上,因形似凌空倒挂而得名“悬壁长城”。

定城砖。

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有这样一块孤零零的砖石叫作“定城砖”。相传是在嘉峪关修建完成时只剩下了这一块砖,当时的工匠叫它“定城砖”,传说如果没了这块砖,关城就会倒塌,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留下了负责烧制的砖窑或工匠的姓氏。

玉门关路过。

敦煌莫高窟未能预约到,留到下次,给一个特写吧。

这趟出游才知道,中国旅游的标志是“马超龙雀”,又称“铜奔马”,俗称“马踏飞燕”,是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事情是这样的。

1969年9月10日,甘肃省武威市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13生产队的村民,在一个叫雷台的地方挖防空洞的过程中,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件发生了。几镐头下去,只听轰隆一声,一道砖墙上出现了一个黑洞。当人们爬到里面才发现,那是一间用青砖砌成的墓室。

出土文物中的铜奔马,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啊啊啊,小马儿居然“顺拐”了!

原来,这种姿态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对侧步”(即同侧前后蹄同时迈右或同时迈左)或“走马”。对侧步最大的优势就是马在奔跑中速度加快却不会让骑者觉得颠簸,反而舒适平稳。

据说只有汗血宝马才会这样奔跑。

郭沫若当时见到此物后,为其艺术之高超而赞叹不已,感慨之余写下了不朽的诗句: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lǚ)衣。从郭沫若的诗句当中也不难看出,郭沫若用的是铜奔马,并未使用马踏飞燕,这也佐证了马踏飞燕并不是郭沫若起的。

马踏飞燕旅游标

至此,甘肃段之旅结束。查了一下,2025年甘肃一举打败众多旅游胜地,荣获了旅行圣经《孤独地球》里亚洲最佳旅游地的第一名!

留个纪念,我就出关了哈。

再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