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花盛开的北国独自参禅,如果只看到世事的沧桑变幻,显然并非是悟道的最高层面。按照阳明心学的观点,所谓小乘与大乘之间的区别,全在于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夜静海涛三万里的段位与境界。
如果生前没有在黄州、惠州及儋州三地间的颠沛流离,即使聪慧如苏东坡者,其旷世的才华也会有孟浪浮华之嫌。但经由这般的风霜刀剑侵袭,他终于能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完成属于个人的蝉蜕与蝶变,且在那个只有短松冈的明月夜晚,为后人留下惟有泪千行的动人诗篇。
春天正是读书天。事实是,在一个成熟的科层制体系里,就功利来说,读书本身并不能保证改变一个人命运。但对于真正的读者而言,读书却是一个不断去蔽与自明的过程。习得谋生的技能是一回事,经历世态炎凉后,仍然初心不改又是一回事。但说到底却都可以通过读书而两者兼得。重点在于,在这中间,你是否在历经人迹板桥霜后,真的看到了庄周眼中的天地马,或者范蠡名下的江湖船。
中医认为,在五脏六腑中,心为烛照万物的君主之官,本身并不会受邪气侵犯。但如果因追逐感官之乐而不能自拔,自然会导致心气离散,进而陷入狼奔豕突的忙乱状态。而这也正是当年苍颉发明“忙”这个汉字的初衷所在。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亡”,心的散失与逃亡,必须会造成个人生活的忙乱与失常,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