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思考
在中国的教育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成才学生中,占较大比例的往往不是“学霸”,而是当年学习并不那么出色的学生,甚至是“学渣”。对于这个问题,曾有过这样的解释:“这是社会规则异化造成的畸形现象,优秀的人总是怀才不遇。”然而经过我们仔细研究之后却发现,这并不成立。真实的原因是,“学霸”的优异成绩所带来心理优越感和由此固化的某些潜意识会与社会主流规则和趋势之间存在着某种冲突和背离。今天,微思考就来和大家深挖一下这个问题,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理解真实的社会规则,也有助于我们在面对下一代之时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
原文解读
作为从考试中摸爬滚打走出来的一代人,我们对于考试中的众生相可谓再熟悉不过,其中抄袭就是最令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之一。明明自己经过无数努力而获得的知识在考试中却轻易被人拿走,心理这道坎怎么都过不去。更要命的是,可能还会有这样一些“聪明”的同学,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科的“学霸”,并致力于与所有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甚至有时还会组织起临时的考试“互助小组”。
假如你曾是某个科目的“学霸”,一定会被这个问题折磨过无数次,徘徊于友谊和道德之间左右为难。有时屈服于朋友的死缠烂打,有时超有正义感地喊出“帮你就是害你”之后一走了之。当然,很多人即使是“学霸”也有弱项科目,不过“宁可零分也绝不抄袭”的信念却让人少了不少纠结,坦然面对惨不忍睹的成绩。
1
乍看起来,上面的这个情境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连成年人都经常要在道德、关系、利益、得失之间作取舍,又何况是学生呢?然而细思起来,有些东西还是值得我们花一点时间咀嚼一下。比如,
我们总是被动的接受道德塑造,但是在学生阶段却很少去想它究竟会对我们未来的行为方式造成怎样的影响;
我们每年都在吹捧各种考试的状元,但是国内的这些状元后来成大器的比率却低得可怜;
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些故事,讲的都是曾经的“学渣”后来如何成绩斐然,却总也想不清楚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
2
经常有这样解释:“这是社会规则异化造成的畸形现象,优秀的人总是怀才不遇。”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让我们把“考试抄袭”当作一个问题切口,好好解剖一下其背后的复杂逻辑。从哪里开始呢?就让我们从“考试不抄袭”带来的心理影响说起,因为我本人也曾亲身感受过这种心理影响。
“考试抄袭等同于欺骗,就算拿了高分也不是你自己的”,这可能是我们很多人受过的教育。客观来讲,这种教育方式站在道德的角度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抄袭别人成果就像侵权和剽窃,甚至很多人会推断说今天教授们剽窃论文的行为就是那时候的后遗症。当然,如果我们是被抄袭者,那就是纵容剽窃,也同样会背上道德负担。
◇
那么,如果我们认同并在心理固化了这种道德教育会带来什么样的行为改变呢?佛洛伊德对于人的行为有这样的论断,“人的行为并不受理性的控制,而是受潜意识的操纵。”当我们习惯了拒绝抄袭与被抄袭的思想倾向时,难免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心理认知 —— “万事都靠自己”。这种认知没有错,只是不能过于偏执和极端,因为这会和当前以广泛协作和全球众包为基础经济大势产生某种冲突。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小题大做?
做过学霸的人很多都会有鹤立鸡群、独树一帜的优越感,而那些顶级学霸就更是如此。其实这不难理解,别人做不出来的题目我可以搞定,“舍我其谁”的自信便会油然而生。在中国的大学以前的教育中,唯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最容易引起老师、家长和同学的青睐和膜拜。久而久之,“优等生”会对自己“独行侠”的能力颇为自得,并逐渐地固化这个想法,但可能会带来两个潜在的心理问题:(1)不屑于合作;(2)不善于合作,而这两点对于走入社会来说都是要命的弱点。
3
如果说从“无所不知”到“承认无知”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话,那么从“无所不能”到“承认无能”则是现代很多新型企业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新经济时代,任何“巨头”都无法再包揽整个流程,相反,专注于深化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乐于采取外包方式弥补弱势的公司才更容易发展和壮大。而在基于互联网全球连线的背景下,与全球各个领域最出色的公司对接不再是一个神话,而成了非常普遍的行事方式。今天,很多经营不善的公司面对的问题,都是不知道如何在诸多的职能中作取舍,而仍然采取大包大揽的方式运作。奢望都能做好,但却一样都做不好。
4
如果这还不够生动,那咱们再来思考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国是怎么崛起的?”
假设我们把几个大国比作几个学生的话,就会看到这样的众生相。班级中有很多学霸。综合学霸叫美国,美国有个特点:虽然综合成绩不错,但是各科成绩都算不上顶尖,不过协作意愿和能力很好;另两个单科顶尖学霸分别叫德国和日本。他们擅长的学科都是“总体化制造”,在这个学科上,连美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德国和日本在这个学科上非常强,但他们只愿意闷头自己进步,对其他方面不感兴趣。美国分别和德国、日本谈过帮他做“总体化制造”的作业,但都被坚决拒绝。这时候,美国盯上了一个叫中国的后进分子。这个后进分子脑子很灵活,但手有点笨、做东西很糙。不过既然没的选择,美国又想有更多时间去玩儿,所以只能把他觉得没意思的“总体化制造”作业交给中国完成。一开始,中国完成的很一般,但是报酬低,所以美国也就忍了,看不过去的手把手教一教。但到了后来,连学再加上“剽窃”德国和日本的中国把这份作业做得越来越好,虽然还远远赶不上德国和日本,但是要价低、完成快,于是美国非常高兴,又把别的作业也交给中国做。
◇
就这样,中国以极低的报酬帮美国做着各种作业,虽然水平跟德国、日本还是没法比,但“什么都能做”这一点却让德国和日本看到了这个后起之秀的潜力,甚至也偶尔找中国帮忙做些自己厌烦的科目。终于,第一年的期末考试到了,马上要面临考试的美国发现自己熟练的科目比以前少了很多,只能找“熟练工”——中国帮忙,于是两人一通“互助”。最后结果是美国仍然第一,中国变成第二,德国和日本因为偏科分列三、四名。
等到第二年,学校新加了一个学科叫“互联网”,只有综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才能学好。结果可想而知,美国成了“互联网”学科的第一名,而中国马马虎虎地得到第二名。德国和日本虽然综合科目不行,有点掉队,但还是希望能把“互联网”和自己擅长的学科“总体化制造”相结合,最起码能混个局部优势。其中,德国更是为这个结合后的“局部优势”起了个名,叫“互联网总体化制造”,耳熟能详的高大上名字叫“工业4.0”。
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点想明白了“不屑于合作”和“不善于”合作在现代社会的后果?!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是“全球协作”而不是“独立行事”,这就要求我们养成“乐于协作”和“善于协作”的潜意识。“不抄袭,也拒绝被抄袭”在道德层面没有任何问题,但在理念层面却值得我们深思。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鼓励抄袭,而是说我们要避免机械地迷信和强调道德枷锁的作用和意义,而忽视了那些对人成长来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取舍和挫折中去切身感悟对与错背后的东西,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