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一个来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的故事白话版。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刘备,刘备在汉中据险坚守,双方对峙几个月,曹操久攻不下,曹军处境越来越不妙,进退两难,就想退兵,于是发出“鸡肋”的密令。部将们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主簿杨修听了后就整理打点起行装,准备返回。别人都很奇怪,问杨修:“你是怎么知道的?”杨修说:“鸡肋,扔掉了可惜,可是吃起来又没有多少营养。今大王出这个口令是用鸡肋来比汉中,看起来是要退兵了。”不久,曹操果然下了退兵的命令。
这个故事,便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出处,发展至今,渐渐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虽然措辞有所变化,但都一样表达了处境的纠结:吃吧,没劲;扔了吧,又可惜。
我们大部分人经常都会产生这种心态,明知却不改,如同“执念”一般。一来是害怕损失,拿得起来,却不敢放弃;二来是惯性使然,懒得放弃。
对于这种纠结的心态,我们来说说如何判断“是否要舍弃”。
1、理性评估
站在局外人、旁观者的角度,问自己:这与之前的规划有多少相关度?当初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有没有偏离轨道?为TA设置的“止损线”是什么?从中还可以获得正向的能量吗?
2、感性衡量
站在镜子前,问问镜子里的那个自己:你对TA的喜爱有多少?如果继续,能否不去抱怨?坚持能够使你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吗?如果舍弃,会终生遗憾吗?
如果你正处于这种处境,你需要的是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然后勇敢抉择。遇事不果,瞻前顾后,只会失去的越来越多。而当我们还在犹犹豫豫的时候,早就有很多人走在前面了,生活要的不是你那份舍不得又放不下的作为,而是你能果断的选择人生的勇气啊!
.............................................................................
我是个爱卜卦的清华理工男,有温度,有态度,人生睁眼玩家。
已有四位数的人找我咨询过人生烦恼。
站在反忽悠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