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发至今,互联网舆情可谓一波三折,像个“过山车”。先是去年,案情刚被揭露时,吃瓜群众的麻木冷漠,继而更多细节暴露后网络媒体铺天盖地“一边倒”地同情江母声讨刘鑫,接着是姗姗来迟却越来越多的理性之声让大家保持冷静,理智看待问题。
这似乎成了一个规律,真理的到来总要经受住网络舆论的千锤百炼。近些年,类似这样的社会事件已层出不穷,远的如“辱母案”,近的如“携程虐童案”,人们的道德底线似乎不断被突破,大众的敏感神经持续被触发。
在网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思考游离在法律之外的道德问题,同时不断地设想如果是自己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该怎么办?
23年前,我的家庭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农忙的一天上午,我父亲被邻居请去帮忙打麦子,快打完时右手不幸被卷到“老虎机”里(90年代农村常用的一种打麦子机器),手掌当场被打断,加上止血不及时,造成整个右臂被截肢。
邻居的父亲和我的爷爷是亲兄弟,我父亲抹不下面子,决定不起诉,不索要赔偿,自认倒霉。邻居家觉得理亏,主动补偿一万块医药费,看望过几次后就断了来往。母亲不甘心一直嚷着打官司,每次都被父亲强压住。
在得知打官司至少可以获取20万民事赔偿时,母亲更是怒火攻心。她坚持起诉,却是孤军奋战,遭到全家一致反对。母亲的仇恨无处宣泄,每天便诅咒邻居家人,希望他们家出车祸死光光。
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诅咒外,母亲还会隔三差五就这个话题与父亲争吵,骂父亲是个软蛋。同时,我和哥哥也被不停地灌输仇恨的种子,邻居全家就是我们仇恨的对象。这样不出半年,亲邻关系也演变成了敌我关系,互相见了面都装作没看见。
在一定程度上,父亲的这种做法可以被理解为是“以德报怨”,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情比法理重要,面子比生命珍贵”式的懦弱。这种带有人情性质的“以德报怨”不仅没有感化邻居家人和自家家人,相反换来母亲变本加厉的“以怨报怨”,一辈子时光几乎在诅咒和仇恨中度过,我和哥哥的童年也被蒙上阴影。
父亲在与母亲不停地争吵中,早已丧失生活的动力。出事前,他是镇上税务所的职员,出事后没多久便下了岗没有经济能力。后来逐渐自卑自馁,不再奋斗,彻底成了废人。
如果当年事发后,父母亲能统一思想,交由法庭判决,并获取相应经济赔偿,生活或许会是另一种样子。这样的话,母亲的怨恨就会消解不少,家庭的困顿就会改善不少,孩子的成长就会健康不少,邻居的关系也会融和不少。
以德报怨式的处理看似伟大,实则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患和隐忧。这就像是一对翘翘板,道德一方高高跃起,必然伴随着现实一方的黯然垂下。
相比之下,江歌被害的事件更加让人痛心。若本着“以德报怨”的理念,让江的家人用胸襟和博爱去感化伤害自己女儿的凶手,免除他们的一切罪过,显然是荒诞且不合人性的。
一方面,宽容未必能换来施暴者的良心发现,还可能会让施暴者有恃无恐,杀人成瘾;另一方面,面对至亲骨肉被残忍杀害,亲人选择无动于衷,包容万物。看似放下了一切,实则只会徒增心理包袱,让生活蒙上阴影,时间久了亲人可能精神崩溃。
所以说,凡人的世界不可能通行“圣人”的规则,左脸无故挨一巴掌,右脸紧接着送过去。
那么另外一种办法可不可行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简言之——以怨报怨。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和网络舆论的推波助澜,社会事件中采取“以暴制暴”或“以怨报怨”的方式开始增多,至少看起来简单粗暴、大快人心。
“虐童”事件发生后,受伤害的儿童家长愤怒之极,当着众人的面要求施虐教师下跪,并将芥末强行塞入其嘴。这就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坦诚地讲,以怨报怨并没有什么错,有时还是一种对付坏人有效的办法,法律诸多规则的制定就是顺着这条思路来的。施虐的老师受到孩子家长同样的“虐待”后,必然会对自己之前的行为生出羞耻心,继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是,不得不承认以怨报怨容易产生一些危险的后果。一是容易激发出人性中潜伏的恶,导致更多的人受损。施虐老师受到大众舆论的“审判”后,若在生活中还遭受他人唾弃,工作、生活处处受排挤的话,很容易生出嗔恨心,对摄像头曝光的记恨胜过对自己行为的检讨,她会怨自己运气不好,怨世态炎凉,在换了个地方和工作后,可能“故技重演”。
二是容易造成群体性理性丧失,导致一些悲剧的产生。以怨报怨中,受害方容易受到他人和群体的影响,控制不了情绪和尺度,最终酿成悲剧。前段时间,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华雷斯市,一名小偷盗窃他人住宅时被当地市民抓了现行,不仅被市民暴打,还被活活烧死。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说的就是两个对立的家族几代人之间互相仇杀,以怨报怨,以暴还暴,悲剧循环往复,无法终止。所以说,凡人世界中“你无故打了我左脸,我顺势就要给你的左脸还回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有可能你一拳我一掌之后,就是菜刀来夺命。
因此,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要“以直报怨”,意思是“用符合道德,有原则的方法对待坏人坏事”。既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以怨报怨”。简单说,就是要出于善心的制裁。要有制裁,但不是报复性的,而是教育性的,让他们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以后不会再犯。
江歌的母亲知道女儿在日本被害后,最先采取的就是“以直报怨”的方式,她先通过微信找到刘鑫了解情况,谁知刘鑫却选择逃避,怕事情牵连于己。江歌母亲很生气,不得已求助于网络,言辞可能过激,逼出刘鑫家人跳出来“斗嘴”,至此开始结怨。
由于刘鑫母亲不中听的言语和刘鑫“再不删贴不出庭作证”的威胁,江歌母亲满腹仇恨,但基本上还是采取了“以直报怨”的方式,让刘鑫陈述事情经过,质问她有没有犯错。
后来在网络舆论的巨浪推动下,刘鑫不得不现身,在媒体的监督下同江歌母亲见面。拥有亿万网民背后的旁观和支持,江歌母亲的道德底气十足,逐渐有了一丝“以怨报怨”的迹象。
见面一开始,江歌母亲就将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的位置,这从她要求单独坐高凳子可以看出。她认为刘鑫是道德残次品,不配和她并肩而坐。她拿出手机拍摄刘鑫,或许是为以后留下点资料。她质问刘鑫多久能来看她一次,是嗔恨的表现。她让刘鑫对着镜头、全国人民承认错误,是以怨报怨的开始。
当然说这些,并不能否定江歌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的伟大在于尽管困难重重却能坚持到底,尽管出离愤怒却没有无理取闹,尽管满腹仇恨却能“以直报怨”。从佛学上看,以直报怨也是一种布施,是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而布施是获取幸福的源泉。
当然,江歌的母亲也是位正常的母亲,她的正常在于有血有肉有爱有恨,随时也会“以怨报怨”。
是以直报怨,还是以怨报怨?都是刹那一念间的事,一念天堂,一念也可地狱。我所希望的是,不论案情进展到如何,江歌的母亲都能不被他人或网络舆论所左右,坚持“以直报怨”的做法。而不是像我的母亲,在仇恨和愤怒中度完余生。
同时需要告知大家的是,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认为人是可以改造和感化的,不管犯了多严重的罪,都不能剥夺其改过的机会。因此,没有死刑也是对待犯人“以直报怨”的一种体现,然而这一点是大多数中国人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