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80后在农村出生的朋友很多都经历过“放牛”,我对放牛这活,充满了色彩欢快的回忆。
我个子娇小,妈妈说:你比同年龄长的慢,7岁再放一年牛吧,明年再上学,听到要推迟上学我偷偷哭了。邻居家有个哥哥和我同年也就大我几个月而已,我俩从小玩到大,我目睹他比我先上学。
我等到邻居哥哥放学后一起去放牛;黄昏的傍晚我娇小的身躯拉着庞大的公水牛,小哥哥拉着他的母水牛,我们从家里出发往山上走,走在狭小弯曲的路上他描绘上学在学校情形,更让我对上学充满期待。
等到小哥哥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在山上一边放牛,一边烧大黄蜂窝吃;身上套着长袖外套,头上戴着帽子,只露出眼睛,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把木棍另一头包着干草的点着火,把黄蜂窝一点燃,我俩小跑一段然后在草丛里静止不动。
等没有活黄蜂后,我们再去取下蜂窝,吃里面还没成形的黄蜂。
第二年我也上学了,放学后我们带上作业一起去放牛,把牛拉到山上平地草多处,我们在一旁静静的做作业。
周末时我们把牛往高山处赶,到高山处少人而且树木茂盛高大,还有绿油油的草长得有小腿高;牛可以尽情地吃草,小哥哥爬树摘野果轻轻的往地上丢,我在地上捡。渴了就喝小溪里的山泉水。
放牛时间长了,好像牛也理解人一样,我们走累了就骑在牛背上,牛也不狂奔不乱跳。
“牛”也有发狂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家公牛和小哥哥家母牛走在回家路上打架了,结果当然是公牛赢了。
我对童年放牛总结:
以前孩子好像心里抗压、独立能力都很强,才几岁都敢放大水牛,而且还到很远的山上,父母也不担心。
现在的农村的孩子也会干家务活和就近干农活,但独立一个人去很远田里或山上,父母真不放心。
也许是时代发展快,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不用那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