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这次的话题,即士大夫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历史语境中,不是很好把握。
讨论过程中大家的发言相对比较零散,各自引申、延伸的多一点。但足够精彩,甚至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也多有出现。
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理念,现将其中部分见解整理如下,希望对喜欢本专题的“同学们”,能利益一二。
子荷: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境界,莫过于既像儒士一样有为,又可以随时拥有隐士的超脱情怀;既有国士的担当精神,但同时又可以有游离于庙堂之外的自由,一旦对庙堂不够满意,随时可以做一个侠士,无论文武。凡是接近于这种出淤泥而不染,但又敢为不可为的人,就会被奉为圣人一般的人物。
静笃:士人精神:见义必为,见利不迁。赤子丹心,中流砥柱。无有气节,无真国家。
后手劫:士大夫精神和普通人当然没什么关系啊,孟子说的很清楚,士是无恒产但有恒心的人。我们这些蚁民,都是无恒产则无恒心的。
子荷:当下的中国社会,重视知识分子,但要培养那些敢于做隐士、侠士、与民同躬耕的国士,还真得多有点古代士人的独立精神。
后手劫:士大夫精神有什么借鉴意义?窃以为没有借鉴意义。对当下中国社会更没意义。士是国家的管理者和价值表率,但是现代国家的管理要尽快转成服务性的和去价值化的。简单说,我们的近代化历程,就是一个越讲道德越糟糕的历程。
平天下之文世界:修身齐家不能说要求高低,针对个体是不能作整体要求的,好比一个人能力有高低,如果我能力有限,就只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做好自已的事,这就够了,能力强的,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修身不是为出将入相,只是完善自身。
千军万马避白袍:汲取有益的很多啊兼爱非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子荷:圣人强于我们的地方在于精神追求,与他是不是士大夫没关系。
后手劫:某六神,天天开书单,讲读书法,汲汲以求名利。这就是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就是我们这样不是“士”的普通人的写照。
平天下之文世界:士大夫的定位必须要准,传统意义上的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与我们没半毛关系,建议用中产阶级代替。
静笃:人不从道义的角度评判,而从阶级的角度去判断,早已被证实为谬误。
一凡有话说:独立人格,当然要说到陈寅恪先生了。学者有学者的本色,不能指望啥也干。
行者无疆:南师的一副对联送给大家:功勋富贵原余事,济世利他重实行。各自找到自己的价值,贡献一点给社会,比什么精神都重要。
欢迎大家在每周六晚8点半,参与我们的国学与传统文化系列话题讨论活动。
参与方法:添加主编微信(mx2014521179)入群即可
研习千年国学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一贯的宗旨与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欢迎各位朋友参与,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