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姨给小蒋阿姨寄的衣服她喜欢吗?”
妈回答:“就那样吧。”
我又问:“是你觉得就那样还是她觉得就那样?”
当时老人老远来我们家玩,妈妈关系非常好的同事晚上带着水果走了老高的路来看他,简单慰问后也没久留,但就这样我姨记住了她【笔记:记住别人的好,懂得感恩】
关于这事我又想起了自己。
我想起来自己现在的穿搭风格简直一言难尽,土的时候是真土,挑衣服的时候眼光太不知羞耻的高,到现在还没有自己中意的,想着能穿就好,也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适。
我为什么会这样,除了自己在这方面不上进的原因,也有从小到大我姨一直包揽着我一年四季衣服的原因,不管是平常的还是过年的,所以我的衣服也是真多。
小的时候可以没关系,可是到了大学这个“个人色彩”修炼的关键期,别人在穿搭修容上提升,我却还在原地迷茫着无知着也无所谓着,甚至还在后退着。
到了大三下我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着装有些过时,不化妆的自己也开始对镜走神,熬夜的时候从来天不怕地不怕,换来的却是后来头晕眼花的挑衣,到手忙脚乱的依旧学不会化妆只能涂个口红。
我后知后觉的问了自己的室友这方面问题,她们对于我有意识并且愿意踏出第一步而感到欣慰,但她们终究帮不了我一辈子,在我到目前都还在龟速般的学习速度中,也不愿意麻烦她们这么多,即使关系再好,对我来说她人的时间即生命,我即地狱。
并且他人的眼光选出来的也不一定合适我,怎样的才合适呢,看着好看的?超脱世俗的?未知前卫的?不可否认我挑,但衣服也挑我,就像一言不合头就变秃。
我和我妈说:“怎么也要表现的高兴一点吧”。
心里在想:装装样子也可以,不过真实也是事实。
一非自己喜欢二非朋友那般伴随着炽热之情三谁还不是个宝宝,所以真实没错,何必在意,有时候心理会有感激,但是不需要也没责任和义务被这种道德绑架。
叽叽歪歪都是我在说,我妈还说一开始的那种想法。现在接着从正文往下数第八段的后续,我觉得眼光出现问题有我自己也有姨的“溺爱”。
我又举了另外两个有一丁点相关的例子。我说堂哥的女儿到现在还被自己的奶奶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所以到现在这个年纪却都没有像别的小孩那样完完整整的走好路,可能这个例子太过片面和不科学。
那另一个例子,我又说。一个小孩学骑自行车,他的家长一直在他车后扶着不放手,他怎么会“顺利”的真正学会骑车呢?
我同样,在认识人的羡慕下收到如此多的衣服,从兴奋开心到慢慢白眼狼似的失望,也许衣服适合我,也许又不适合我。作为本人我开始不再喜欢,但我没有勇气直接告诉姨,并且又穿上了,美名其约这样省钱,但实际上没省多少,因为我在零食上走了太多歪路。
说到底,实际上现在还不晚,我在回忆和反思过去的时候,就说明还有救,万事开头难,怕选错我就搭配那些不怎么会出错的衣服。
因为我是个头高平胸的女汉子,不是娇小的萌妹子,所以不能穿清纯可爱走淑女风,我与休闲风搭更和谐,比如上身穿大码宽松的T恤或衬衫,下身直筒或阔腿长裤或者半身绝不能是包臀的裙,最后配着干干净净的无高根鞋,就很难土气啦!
PS:一白遮三丑,懒人的救命稻草就是素颜霜!
OS:看过相关的《断舍离》,可是终究做不成真正的“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