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罗列事实(9月25日-10月1日)
9月第4周任务进度
制定19项计划(其中计划外5项),完成16项,达成率84%。
第一优先级4项,完成3项,达成率75%。
第二步:反思一件事(一)
1、事件:熬夜到凌晨1:40完成CEO-02预习作业,大约2:00开睡,结果睡眠质量很差,噩梦频频。头部不适,入睡之后,感觉大脑仍然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同时会激发以前出现过的噩梦场景,强迫自己醒来,要睡,却又不敢睡;此时会想,这差不多是熬夜的临界点了,再熬夜,自己的身体会出大问题的;最后大约折腾个把小时,才能平静入睡。
2、期待结果:熬夜完成预习作业,不会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3、原有前提假设:完成预习作业最重要,身体在其次;只有完成预习作业,才可以听好第二天的课程;不完成作业就听课,会破坏我的秩序感;不完成作业,会损坏我在同侪群中的自律形象。
4、现实结果:熬夜完成预习作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5、修正后的假设:
(1)身心身心,先有身,再有心;先有身体,再有心灵;身体不再,心将焉附?
(2)要保持身心的统一,就要学会提前完成,不拖延至深夜,从而伤害身体。
(3)10月,从00:00前睡觉做起;决策原则:先有身,再有心(做高概率正确、低赔率的事情)
(4)完成CEO的各项作业前,都要”一思考,就框架;一行动,就做少“,提升价值积累效率。
第三步:反思一件事(二)
(1)事件:体验课程;做了目标分析、材料打印、学情了解等,达成结果差强人意。
(2)期待结果:体验课程,当天促成成交。
(3)原有前提假设:VIP自主课程设计得很完善,有逻辑、有清晰目标、达成路径、具体工具、服务设计到位,可以打动家长;充分了解了孩子的喜好,与其平等沟通,可以打动孩子。
(4)现实结果:当天没有成交。虽然家长表现出一些疑虑,不过最后已经成交家长;与孩子沟通比较顺畅,最后没有获得孩子认可。
(5)修正后的假设:在制作方案时,要考虑风险,把PORT优化成PROTR。风险1:对于家长,她认为这个全新的课程从来没有尝试过,孩子会成为试验品;风险2:对于家长,没有成体系的知识输入,不太符合目前流行的培训方式;风险3:对于孩子,即便是了解了孩子的喜好,就充分把握住她的心理需求了吗?
假设重建:任何新的尝试,对于使用者来说,都意味着被当作试验品的风险;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喜好是第一步,当下的具体需求是第二步,前者作为铺垫,后者才是真解。
后续跟踪:本次VIP自主课程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