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秋转冬的时节,傍晚把天空冻成深蓝色。她从图书馆里出来,看见楼房在暮色下变成剪影。自行车碾过校道上的落叶,一路上沙沙作响。路上的同学们脚步匆匆,每个人都能带起一阵风,肯定是去上自习。今天星期一,没有人会这么早回宿舍的。
她把围巾裹得紧一些,小跑着穿过斑马线。
和校区一街之隔,马路这头却完全是另一片天地。温热的食物香气、喜气洋洋的摊主、延伸到拐角的队伍和南腔北调的闲聊。饭点到了,热闹也就到了,像过节一样。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弯起嘴角来。家里现在也很热闹吧?厨房里一定熏蒸着米饭的清香气,母亲正拿着木勺,把饭盛到每个洁净的瓷碗里。父亲呢?他大概站在厨房门口,抱怨着天气太热,做饭真是伤脑筋。在亚热带的家乡,夏天很长,下午也很长。一年八个月的炎热里,掌勺很不简单——既要有挥汗如雨的觉悟,还得发挥奇思妙想,把食材做得开胃,最好还能清热降火——这些都是她以后才知道的。从前在家,她往往埋首书籍作业之中,对柴米油盐避之不及。少年人最怕家务事,总觉得世上最大的事便是考试升学,最好是考到离家很远的好学校,正所谓志在四方。
果然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想家啊……干脆今天就在这里吃吧?
这念头把她自己也吓了一跳,否决的理由一个接一个地跳了出来:浪费钱;排队浪费时间;餐具不卫生;最主要是东西不合口味,油盐太重,吃了会口渴,也就当时闻起来比较香而已。
然后她就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招牌,是普通大排档的命名方式:一个俗气的名字,加上“正宗”二字,最后是镇店招牌菜。
米粉。
居然是米粉。
她对食物没什么特别的喜好,不爱吃的东西倒是很不少。作为一个口味尤其清淡的南方人,她不爱吃甜,不能吃辣,最怕油炸。换句话说,水果之外的零食她都不喜欢。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少不得互相拜访,喜气洋洋的伴手礼摆了一桌,她视若无物,只剥橘子吃,橘子吃完了就吃柚子,柚子吃完了就去找其他的柚子。
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零食可有可无。可她还有一样不爱吃——面食。
这就很麻烦了。她怕面食,这里最多的偏偏就是面食。所以离家以来,她开始想念所有的米制品。米饭的清香,米粉的清爽,米粥的温柔,米糕的绵软,哪怕有点甜也没关系啊,可是它们都被一趟漫长的旅程全数抛在了身后。行李箱太小了,填满了期待,装不进家乡。异乡太大了,成千上万的餐馆,五湖四海的菜色,找一口家乡味如同大海捞针。
干脆今天就在这里吃吧。
“欢迎光临,请坐这里。”乡音是不会骗人的。老板一开口,她就知道这招牌并没有构成欺诈。
“小姑娘,你是哪里人呀?” 老板继续招呼着。
“我们是老乡。”她拿起菜单,看着一整列的各种米粉,觉得亲切极了。
“在这里上学?哇,你家里一定很骄傲。”
真的会骄傲吗?其实她一直都很想知道。
父母从来全力支持她求学,但对她学的专业不甚了解。她没有继承父母任何一方的职业,他们会遗憾吗?
她还记得,在她出发之前,母亲坐在床上帮着收拾行李,随口提了句“哎呀,我又想让你走得远一点,出去见世面,又想让你在我身边。”离家千里,他们会思念吗?
这些她都不得而知,但她一直在努力,想要变得更好。每一次升学,周围的同学们都变得更厉害,课业也变得更难。她知道其中差距,想办法用功追赶。毕竟逆水行舟,在这个城市里,竞争无处不在,人们就算走在街上也像在赛跑,万事都是分秒必争。她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她只能在当下全力以赴。
辛苦吗?当然会。可是今天终于吃到了粉!一碗米粉吃完,流淌周身的暖意让人精神一振。
明天又是充满干劲的一天!
入夜后的气温降得快,街上的行人们把脸藏进了围巾里,步伐也更快了。路灯的光晕里飞舞着小片莹白,被风吹得打转,飘进落叶和草丛里。
竟然有这样的一天。曾经只在造句练习里出现的北国冬雪,如今真切地落在脚边、肩上和眼睫。
或许有一天会回到故乡;或许有一天,会在另一碗粉面前,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或许有一天,自己会变得更好。
“希望那时的我,让你更加骄傲。”
这是妈妈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我们长得不像,个性也不像,但这几年来,我发现自己的经历和她越来越相似。如果说我们的人生互相呼应,那么我所有能被称得上不错的品质,大概都是因为跟着她耳濡目染。假如我是level 20,那她就是level 99.
今天是我妈生日,祝她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