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早上买羊肉付了钱,刚走了几步,我又打回头, 拿起手机扫羊肉摊的收钱码,老板娘很好心地提醒我:喂,你刚刚付了钱的呀。
我手快语迟:是付了你钱,你给我点零钱,我给那个乞讨的人。
羊肉摊的老板娘顿时心领神会,把零钱给了我。我转手把钱投给了爬在地上,播放着音乐的见人就拱着手的乞讨残疾人。
是的,现在都是扫码支付,手机就是钱包,一般是不带钱身上的。
可每遇上一些乞讨的人,有断手断脚的,有四肢健全患重病的,还有抱着婴儿跪在地上的......看着好可怜,总会给些零钱他们。
这让我想些小时候常见到的一些叫化子,虽然我不知道现代的这类人,跟小时的叫化子是否可以相提并论。
小时候,我们把一些疯子、傻子、叫化子都统称叫化子。在记忆中,有好几个叫化子是令我印象深刻的。
那时邻村就有两个,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先说男的,据说他是因为小时候生病烧坏了脑,有些变傻了。其实说来也不算叫化子,但我们小时候就把他归为了叫化子了。
男叫化子那时大概也是十几岁的样子吧,不记得我自己几岁,反正很小,要么还没读书,要么也是读一、二年级吧。
大人们白天都忙活去了,我和几个相近年龄的小伙伴在家,看到那个男叫化子过来,走路一跛一跛的,总是拿着一个破篮子和一把小铲子,到处捡牛粪,我们就会跟在后面唤他的名字,一边叫一边嘻笑着乐,男叫化子自顾自地找牛粪,并不搭理我们,最多也是回过头来看看我们。
突然有谁说一句“壮子颠婆来了,”小伙伴一听,都吓作鸟兽散,狂奔着回家,赶紧把大门关上,拴住,还用身子顶,大气都不敢喘。
要知道,那个壮子颠婆,披头散发,每天无所事事,这村走向那村,一见着人就嘿嘿嘿地傻笑,看着小孩子更是会扑过来推你,很恐怖。有时还会过来推门。
小伙伴们等了好久,听到脚步声远了,再过好了阵子,才敢出来。
后来这个壮子颠婆死,掉进她们村里的一口露天深井里。那时我们都去围观,看见她矮矮的母亲跪在井边,帮她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边梳一边伤心地哭。那时才听说她原来是一个极聪明的人,读高中时,不知因为什么事受了刺激,就发疯了,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
那个男的叫化子,其实家庭条件还可以的,听说他父亲还在县里有什么职位,如今也偶尔在县城见过他,仍然是个勤快人,每回见着时,提着一个大塑料袋,一跛一跛地,到处捡废品。听说是跟着他的姐妹一起生活。
还有一个更远些村子的,年龄也是十几岁的样子,说话时口齿不清,他总是没事做,天天上街回家,回家上街,常从老村吃水塘前的小路上经过,远远地看着我们这些小孩笑,虽然是傻笑,但没有恶意,小伙伴们也会朝他笑。
那一次堂妹掉水塘里了,这个傻子那天不知是上街回家,还是回家上街,居然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是他救起了堂妹。堂妹如今远嫁四川了,不知还记得这事否?
还有一些叫化子,应该是真正的叫化子了,就是常常来村里讨饭吃的,常常见母亲装满满的一碗饭给人家吃,说那也是可怜人,既然来了,就给他吃饱,人要多做善事为后人积德。
有一个讨饭吃的叫化子,大概二三十岁吧,是有些手艺的,有时还会帮人家修钟表,听说谁家的闹钟坏了,他就拿过来拆,不一会真的给你修好了。不用给钱,你给饭他吃就好。听说读过大学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但后屋的大娘说,这个叫化子还会 偷东西。有一回我家挂在窗户边的镜子不见了,后屋的大娘就说,那一次她去池塘边洗衣服,经过我家时,看见叫化子站在窗口伸手进去,还以为他干嘛呢,你家镜子不见了,肯定是他偷了。是不是他偷了,不得而知,但镜子真是那天不见了。
可下回见到那叫化子来讨饭,母亲不计较,依然装上一碗满满的饭给他吃。
人生中,难免遇见一些身处弱势的人,他们的人生中,也许天生就是苦难,也许是后天经历过不为人知的苦难和悲哀,沦落为卑微可怜的人。
作为平凡而正常的人,心生怜悯,如母亲装一碗满满的饭,如上次带星星回乡镇,那么冷的天,光着上身在地上爬行,星星找了两个硬币放在他碗里,如此,随心尽些微薄之力帮衬下也算心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