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脚步第一次踏进大学校园时,人生磨难的潘多拉魔盒才正式被打开。
——衡·Isabella 【小感悟】
文 | 衡·Isabella
看到沙耶加的高考过程,随着她的哭泣自己也数度哽咽。
影片《垫底辣妹》中,沙耶加是一位高二才开始用功拼搏的女生,在此之前,她常被老师瞧不起,甚至会被老师用“垃圾”来形容她和她同班好友。她是一位知识水平只停留在小学四年级,不被看好、浑浑噩噩、胸无大志、凡事满不在乎的青春期女孩。
即便如此,面对高考,也难逃一哭。
沙耶加的前两次哭泣,让经历过高考的人,轻而易举地就能回想起那是怎样一段自己跟自己都无法相容的日子:压力用山大来形容似乎都是不够的,它是一种铡刀悬顶,时间每前进一天,刀口就离自己更近一分的感受。
这种强压下的焦虑状态,不单对于十几岁的少女,即便对于大人来讲,必要的时候也是只能通过哭来疏泄的吧。
少女沙耶加第一次抱着双膝哭出声来,是跟小姐妹们唱完K,被拉去一起泡温泉的时候。四个人泡在温泉里,沙被朋友们告知“我们不能再跟你一起玩了。”沙以为朋友们要让自己再次回到从前交不到好朋友的那段寂寞的日子里去,她一个人小心翼翼的在水中,注视着三位距离自己一臂远的好朋友问:你们讨厌我了么?然而,三位女朋友正是因为心疼这个为了高考哪怕起点很低也不惜一搏的女孩,为了成全她,支持她的理想而甘愿给予她朋友所能给的信任和等待。大咧咧的女孩子,要兼顾朋友的聚会还要拼命赶读书进度,几乎不眠不休的她,终于在温泉水中哭出声来。
人的孤独,在只能靠自己才可以完成的事情上,分外清晰。而那件能把追求路途中的孤独第一次放大的事,对于很多在父母呵护下无忧成长的孩子们来说,是高考。
在沙耶加全身心的投入复习后,其间学校老师和家庭关系问题都对她产生过负面影响。孤注一掷却茫然无措的阶段,是她在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按照成绩分析,她被巨大的恐慌和虚无猛烈地奇袭。她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为什么要高考不明白就算上不了庆应大学又能怎样?
身处其中的年纪尚轻的孩子们大概那个时候并不明白,自己怎么学都学不进去,分数怎么提都毫无起色的阶段,是瓶颈期。瓶颈期有多痛苦?它是一种你明明手握指南针了,却还是会不停走圆圈的惶恐。
瓶颈期的人,对自己还是抱有期望的,只是苦于冲不破那道阻隔自己更上一层的障碍。一直忙于追赶的人,总是需要停下来想一想,才好。
想起自己多年前一模考试之后,跟沙耶加一样处于崩溃边缘。明明高二的时候边学边玩也可以在年级前列的自己,一模考试分数居然比500分差了一大截。清清楚楚的记得,成绩下来的那天中午,我回到姥姥家吃午饭,姥姥和姥爷关切的问我怎么不高兴的时候,很多年不在任何人面前哭的我,泪水噼里啪啦掉起来。那泪里混合着强压、挫败、羞愤、不安、和不甘。场景与电影里沙耶加跟坪田老师吵完架不管不顾的冲出补习班,独自在雨中去找妈妈,见到妈妈的时候就再也绷不住眼泪了,极像。
一个人的坚强在深沉的理解和关爱面前,柔软到不堪一问。
即便时值今日,仍须承认,对有目标的人来说,高考的确是一段不那么好过的日子。可是高考也绝不算是唯一如此难对付的境遇。少年时代理论上应该与烂漫多姿更配,高考的出现,恰恰给少年们加了一笔现实的苦行记,这期间的你经历的所有摸爬滚打,到最后,都会通过考试来呈现出一个答案。如果那个答案是你梦寐以求的,或许你是那个在高考中得到涅槃的幸运儿;如果那个答案不是你要想的,至少是自己争取到的。
对我而言,高考是一段绝无仅有的记忆,每年回味起来,感受似乎都有微妙的改变。多年之后,我明白过来:高考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孩子们来说,是人生修行的第一课。
2016.08.23 13:22
——衡·Isabella 【为 不将就】
本文为作者原创,已刊载于《青春美文》杂志2016年11月刊,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