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心理现象叫作困苦成就喜好,是和认知失调相关的。
实验:他们找了一些学生,让他们参加一个社团,这个社团的入门条件特别高,极其苛刻。后来实验人员发现,入会条件越高、入会越困难,社团成员对这个社团就越忠诚,对社团的评价也就更高。
我们在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我们花的钱越多,对活动的评价就越高。别人可能会觉得你被骗了,你参加那个活动花了那么多的钱,但是你对这个会很忠诚,因为你会觉得“我已经花了那么多的钱,我的判断不会错”,这也是弥补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
还有些极端的案例,比如那些被骗的老人。我们几乎都见过家里的老人被骗子骗的事实,一个被骗子骗得“深入骨髓”的老人,会不断地替那个骗子说话,但实际上他不是在替那个骗子说话,他是在替自己说话。这就是“困苦成就喜好”。
第四个心理现象叫作“服从命令。
令人震惊的服从权威实验:纳粹杀死了大概六百万犹太人,曾经有人问这些纳粹的刽子手:“你们为什么会这么没有人性?”这些刽子手说:“我以前只是个中学老师”“我以前只是个医生”“我也是个好人”……再问他们:“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人说:“是上级命令的,我只是遵从上级的命令。”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专门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非常惊人:他请了一群人被试,实验的结构中要有个掩饰故事,就是告知被试的人,这个实验是关于人的记忆能力的,墙的那边是假被试者,他负责做一些题,被试者在这边出题,只要试者答错了,被试者就电击他,摁下按钮就可以电击他,答错的题少,就电得轻一点,答错的题多,就电得重一点。电流最强能强到什么程度呢?电击装置上有一个写着“危险电击”的标签,这个标签上面的按钮已经标明了用这个电击可能会出现危险,最后两个按钮直接打着三个红X,写着“XXX”,你就能想象这是多么可怕的电流。当然,墙那边做题的人是实验人员假扮的,所以当出题的实验人员开始提问以后,那个做题的实验人员就不断地答错,这边的受试者就摁电钮,摁到“危险电击”的时候,那边做题的人就假装喊:“啊,我不玩啦,结束吧,救命,我要死了”,到最后,如果被试者摁下那个写着“XXX”的按钮,对面做题的人连声音都没有了。
摁电击的按钮,有可能会把对方电死。但是受试者的对面站着穿着白大褂的、看起来非常严肃的实验人员,拿着本儿在那儿记,说“摁,继续摁”“答错了,摁”。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多少人会服从这个实验,摁下写着“XXX”的按钮?这个实验的结果相当令人震惊,受试者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的职工、大学生,然而有65%的人摁了“危险电击”和“XXX”的按钮,尽管这很有可能造成答题者遇到生命危险。
不要高估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在社会中很容易就会变成从众的、服从权威的人。
现象叫作旁观者效应,这涉及多元无知。这里的案例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事件,在纽约,有一个女性在晚上遇到了一个暴徒要杀她,暴徒拿着刀捅她,她大声地呼救,周围很多人家的灯都亮了,都听到了她的呼救,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手救她。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可能别人会救她吧,这就叫作多元无知。
这个旁观者效应是怎么通过实验来证明的呢?他们找了一些人来参加实验,说你要用耳机和麦克风跟其他人一块儿对话,我们来做一个统计。结果在聊天的过程中,对面的人突然癫痫发作。当然,对方事先就跟大家说了:“我这个人有癫痫,有时候会发作,但不是很重要。”他们正说着话,这个人突然就癫痫发作了,癫痫发作可能会死人的。实验人员观察了这些人的表现之后发现,当受试者知道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对话的时候,有85%的人都做出了帮助的举动,及时报告了对方癫痫发作的情况;当受试者知道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听的时候,有62%的人及时做出了帮助的举动;当受试者知道除了他之外,还有4个人在听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的人的占比就降低到了31%。这就叫作旁观者效应。所以,旁观者效应这个现象是经过实验证明确实存在的。
那么,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假如你在大街上受到了别人的侵害,你应该怎么呼救?千万不要站在马路中间喊救命,这大概率是没有用的,因为大家可能会驻足旁观,你要做的是找一个大哥,过去抱着他的腿,说“大哥救命”。找一个人帮助你,比向所有人呼救要有效得多。
找一个人求救可以打破旁观者效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性实验。
第五个心理现象叫作表现的社会提升与抑制。
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周围有一群人在看,它会让你做得更好,还是做得更差?因事而异。
比如跑步,有一群人看着你跑步的时候,你的速度肯定比自己跑的时候快;但是当有一群人等着你,在那儿盯着你系鞋带时,你就会比平常系得慢。
人在做简单行为的时候,有别人看是一种社会促进;在做复杂行为的时候,有别人看是一种社会抑制。
那其他动物身上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现象呢?实验者找来一只蟑螂,蟑螂有避光的本能,喜欢待在黑的地方,所以只要灯一亮,它就跑走了。他们给蟑螂设计了一条直线赛道,让这只蟑螂自己跑,然后又找了一群蟑螂,给它们弄了个“看台”,让这些蟑螂都坐在看台上看着那只蟑螂。他们打开灯,发现蟑螂也是在有同伴看的时候跑得更快。如果给蟑螂设置一个迷宫,它自己能走出来,但是有同伴看的时候,它就走得特别慢,找不到路。
第六个心理现象叫作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
什么叫作细小社会类化?比如,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歧视,就是一个简单的分别——肤色。尽管他们之间肯定有非常复杂的区别,但是有歧视观念的人就会认为不需要考察那么多,只要看你的肤色就可以区分。那与此类似的,比如种族、信仰、国家、地区、受教育程度、性别,都有可能产生我们所说的“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
实验:他们找来一群孩子,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把孩子们分成了两类,之后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来分配这笔钱,然后观察他们怎么分。
分配的结果是,72.3%的人都会把钱更多地分给和自己同属一类的这群人;19.2%的人会把钱更多地分配给跟自己不属于一类的人;对于两类人都平均分配的人只占8.5%。
也就是说,人确实倾向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喜欢找共同点,找到我们的共同点之后,那么我们就是一群人。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等的心,不要因为一些细小的社会类化来给他人分类或者歧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