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实验》这本书,挺有意思,它用实验得出结论的方式揭示了常见的生活和工作情境下,人的决定、行为、感受、情绪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洞察人性、了解自我和他人。
书中介绍的第一个心理现象叫作迎合,就是服从群体规范。
实验:你进电梯的时候,带上两个朋友一块儿进去,你们仨背朝着门站,然后观察,下一个进来的人会怎么站?
结果:大部分情况下,下一个进来的人犹豫一下,然后也会转过来跟你们一块儿背朝门站。
和这个现象相关的实验是在1955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牵头实验的情景:他画了3条线段,这3条线段的长短不一,在正常情况下,99%的人都能够分辨出哪条长哪条短,长短区别还是很明显。
他们让受试者来判断长短,在参与实验的人员中,整个小组只有一个人是真被试,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是对实验情况完全不知情的,剩下的受试者全部是实验人员假扮的。当假被试的实验人员都说某条短的线段更长的时候,观察这个真被试的判断,最后得出的数据是,大概有25%的人能够一直保持独立的判断,因为那条线段的长短太明显了;还有8%的人几乎完全从众,也就是说,前面几个人都说那条线段短,那就说那条线段短;剩下的这些人一会儿从众,一会儿不从众。
我属于说实话的25%的人,对随话跟话的人,有一种看不惯,瞧不起。
有一部电影,叫作《十二怒汉》,电影里讲到一个案件,11个陪审员都已经判断这个凶手有罪,但有一个人据理力争,他经过独立思考分析,有自己独特精准的判断,最后挽救了那个嫌疑人的生命。
人,其实还是有服从群体规范的冲动,也就是迎合的冲动。
第二个心理现象叫作认知冲突,涉及行为如何改变态度。
著名的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195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这个现象是也是用实验来证明的:他们请了一群大学生来拧螺丝,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工作。拧完以后,又来一群新人,然后让之前拧螺丝的人告诉这些新人:这个工作很有意思,这个工作很有趣。他们把拧过螺丝的人分成了三组:第一组,给被试每人发20美元,20美元在1959年的时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第二组,给被试的每人只发1美元;第三组,不给他们发钱,他们也不用骗别人说这个工作多有趣。收1美元的人和收20美元的人就需要骗人,需要告诉别人这个工作很好玩。
重点在于这个工作结束以后,他们要填一个表,填写他们对于这个工作的评价。最后结果:凡是收了20美元的人虽然对外说工作很有趣,但自己还是认为那个工作没有意思,很无聊,自己是昧着良心说它有趣的。那些只收了1美元的人,就会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思,他们确实觉得这个工作蛮有意思的,拧螺丝能够拧出心流的感觉来。这就是弥补认知失调的过程。也就是说,那个收20美元的人,有一个强大的外部理由叫作“我干这么乏味的事还要说谎,原因是我收了20美元”,所以他们不需要其他的理由了,他们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外部理由。而那些只收了1美元还要说谎的人,他们就需要说服自己:“我又没挣着什么钱,又干了这么无聊的工作,我还要骗人,那为什么呢?”这个认知失调需要弥补,弥补认知失调的方法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解释,比如认为这个工作是有意思的。
有没有听出来这个实验的伟大之处?
就像一个小孩子不爱吃菠菜,家长告诉他,吃一棵菠菜就给他10块钱,那这个小孩子一辈子都不会爱吃菠菜,因为他觉得每次吃菠菜都很难受,得有人给他10块钱才行,他要靠这10块钱才能吃下去菠菜。所以,强大的外部理由使得他没法体会到吃菠菜本身的好处和菠菜的美味,但如果是他自己主动地吃了一口菠菜,说不定就会从此爱上这件事。
我们在家庭中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让孩子写作业,孩子不写就不让他打游戏,用游戏来控制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会越来越喜欢游戏,越来越讨厌写作业,因为我们给他了一个外部理由。
人们会合理化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你做了一些自己都觉得很奇怪的事,你一开始会想:“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逐渐地,你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是合理的。
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