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实验》中讲到的第十四个心理现象叫作所见皆所信。
这是我们的一种感知偏见,也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的选择性接收。因为人们的心理资源有限,大脑能够容纳的事情有限,人们很难站在“敌人”的角度考虑事情,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所见皆所信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够看到我们相信的东西,我们只能够得出我们愿意得出的结论。
比如:同样在听一场演讲,正能量的人和偏执的人感悟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一次在一个培训会上分享,有位女子分享“女人要学会爱自己。”她的发言就引起我们许多不适,她说:“原来我经常牵挂我妈我爸,弄得我很累,听完课后,我以后也要好好爱自己,不管他们了,他们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太累了,有好吃的还是让自己先吃。”
这个姑娘平时就比较自我,所以听了这句话,她不能全面理解,而是为自己的自私找到了借口。
第十五个心理现象叫利他主义。
实验人员一系列的实验证明,利他是一种移情的表现,移情水平高,利他的倾向就明显。比如,如果你在帮助一个人之前,回忆起来自己小时候有过和他相同的经历,那你就会更愿意帮助他。
一个人的利他之心可能有三个来源:一是移情;二是集体主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需要相互帮助;三是原则主义,就是我是一个爱奉献的人,我是一个愿意帮助他人的人。
第十六个心理现象叫作爱。
爱是一个包容的过程。当你和他人之间真正有爱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扩展自己、容纳他人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做了一个实验,证明我们会把最亲近的这群人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与这群人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你最亲近的、你爱的人拿到了钱的时候,你的感受跟你自己拿到了钱的时候是一样的高兴。我们在分配钱的时候,会更多地分配给他们,而不是分配给自己,这就是一个爱的扩展的过程。
一个人的自我扩大了,把他人包容在里面了,爱就广泛了。
第十七个心理现象叫作相信先于质疑。
我们的眼睛往往快于思维。绝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在网上胡乱看了一眼的东西,很容易就会相信。比如某明星出了什么事,稍微有点认知能力的人,都得问一下这个新闻的来源是什么,说这话的人靠不靠谱,这会不会是瞎编的,或者这是不是去年的事。但是大多数人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只要在网上看到一个小小的片段一闪而过,就会直接下判断,觉得“这件事是真的”。
实验人员找了一群被试,给他们一份起诉书,起诉书里写着某一个人犯了什么罪,有很多陈述。其中,显示为红色的那些陈述都是性质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但是同时实验人员也会提示被试,红色陈述的犯罪行为不存在,不要相信红色的这部分内容,这部分是假的,只是写在了这张纸上。然后实验人员让这些被试看这个人的材料,看完材料之后作为初审法官给这个人判刑。如果这些被试信了那些红字,就会判得很重。
接下来,实验人员让一部分这些读文件的人,一边读一边做数字搜寻任务,在文本正下方有一串蓝色数字,需要在看到数字5时按下某个反应键,这个设计是在心理学实验中很常用的一个手段,模拟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的状态,让你的脑子乱一点,让你的脑子有一点负担,有一点压力,比如告诉你一个7位数,并且要求你记住这个数字,当你的脑子要记一个7位数时,你再读一篇文章,你就会分心。这就是在分心的状态下去读文章。
实验人员发现,绝大多数同时在执行数字搜寻任务的人,判刑都会很重,因为他们会把那些红色的部分当作真的。所以你们想想看,我们平常刷抖音、刷小视频、刷小红书这样的东西,我们是很用心地刷吗?不是。我们都相当于脑子里边记着一串数字似的,分着心在那儿刷,所以你看到屏幕上写的任何东西,你的第一反应都是相信。这就是因为我们所有人的头脑都是相信先于质疑的。
有的人有很强的反思能力,相信会与理解同时发生,只有具备足够的认知资源和动机,质疑才会随之而来。要质疑一个东西,认知水平需要足够高,认知边界足够宽,知道的事多,还要有足够的动机。很多人没有动机,觉得“那反正是骂别人,跟我也没什么关系”,他就不会去质疑。但实际上这都属于社会公益、公共道德,我们不能够让一些人混淆这个社会的视听,让那些人靠骂别人、毁掉别人的创作获益,这是不对的。
“相信先于质疑,眼睛快于思维”,多动脑,善反思,多问“为什么,”有利于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