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策略的勤奋,就是白忙
我们都看过一些人,他们学习很努力,很刻苦;为了学习,放弃一切的社交,娱乐,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也就一直都是普普通通。有些人,不用怎么学习,但是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这就是所谓策略,也可以说是方法论。我最近在一些名人的传记里面(身上布满荣誉的总结出了一些方法)我尝试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比如在学习上:我想要考一张证书:我首先要做的是研究一下往年的真题以及录取的分数;其次是研究怎么考到这个分数(80%以上)。
接下来我要做的事:
1.对照真题,把每个真题考的知识点都标注出来(我们会发现,100%地知识点都在一本书上);
2.这时候我只要搞定这本书的80%就可以了(比起整本书,我就省去了不少的时间跟精力);
3.怎么搞定这本书的80%?
从历届的真题可以得出:出题的类型无非就三种:①考记忆;②考辨析;③考分析
A..复述下列这本书的80%;(假如500页,制定个时间,每天就看几十页,注:千万不能断掉;一次断掉就会有下一次断掉)
B.找出里面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这部分的知识点经常喜欢出做选择题,往往就是一字之差,或者意思相近)
C.做一些题目,把知识点跟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加深印象)
这样下来这些分数就可以稳稳妥妥地拿下了。
4.一步一步的去执行自己设计的这个方案,并通过测试调整自己复习的方向和重点,逐一击破,最终吃透所有的知识点或者考试重点。
二、六步法则
1、定位(目标):
A.解释我们的目标(考试范围内80%的知识点都要知道)
B.只有这个才是我们的目标(目标如果太多,我们难以专注,容易失去耐心)
2、策略
A.不要把目标当策略→有了目标立马行动→容易导致行动出现偏差(我目标是考100分,然后立马就去刷题,这样意义不大→会出现一种恶性循环,会的还是会(自我满足),不会还是不会(失去信心,怀疑自己),最终导致自己很容易迷失方向)
B.不要把计划当行动(做了个计划就自我满足,有些人会沉浸在幻想中,认为已经做到了,这样会导致我们的行动缓慢,因而这个计划就失去了意义)
对待策略的四个要求:
1.找出障碍和问题(哪个知识点不熟,混淆点,弱项)
2.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找相关的资料:课程、书籍、专业的老师)
3.方案是系统和连续的(目标是同一的,每个环节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连续的→目标与行动是分不开的)
4.做出取舍(什么都想做,一把抓,没有突破口→各个方面都想要做好,最终难以做好)
我们大部分在自己会的圈子奔跑,在自己熟悉圈子里可以持续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却没有进步→没能突破自己的
三、执行
1.及时开始(立马行动,不要拖延)
2.保持专注
3.持久坚持
我们可以总结一条公式:效果=时间×精力×目标×策略×专注×熟练度(彻底执行才是核心)
四、反馈(反思一下是否达到预期→没达到是因为哪些:是我没想到还是我想到了但方案不对→记录下来→思考偏差)
A.不要等不及反馈就放弃
B.不能在第一次反馈之后就放弃
C.收集反馈,反思问题,调整行动;反馈是开始,不是结束
五、调整
调整完自己的策略之后,继续循环执行和反馈这些环节就可以,一直持续到目标实现为止。
六、实现
当目标实现之后,需要把更正的方法记下来,然后对照生活中的其他场景,争取让这个方法得到一个更广泛的应用(举一反三)
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六步法则来解决,用好这六步,永远不迷茫,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事业任何一个问题!
我喜欢旅游、读书分享、跑步、IT、国学历史等,喜欢可以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