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pride ,not arrogant .
突然间想起了一个词,叫做“独善其身”,很多人都知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名言,意思是“人生不得意时要洁身自好,人生得意时要造福世人”,但当你翻开成语字典时你会发现,其实“独善其身”这个词发展到今天,其包含的更多的是贬义的感情色彩,叫做“Mind your own business.”
不管是奋斗还是享乐,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一个人再怎么善于交际,都免不了要和自己独处。每每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自己、然后颠覆自己,把完整撕成碎片、然后把破碎拼凑成形,在矛盾中砥砺前行。
“金星秀”是我经常看的一个节目,不管是沈南东北爷们的幽默还是金星传奇的人生经历,都非常有吸引力。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金星老师的“尖酸刻薄”,“骄傲”的人有很多,可是骨子里带着“骄傲”的人,就个人观点而言,除了鲁迅先生,就属金星老师了。
如果说鲁迅先生一支笔“骂”尽麻木的“愚人懦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那金星老师就是一张嘴“骂”尽“豺狼虎豹”,官员也好、大腕艺术家也罢,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均遵循“骂人”面前“人人平等”,而且还会让你觉得“骂得好,骂的爽,骂的真有技术含量”。
不难看出,批判思维人人都有,低级的表现形式则是“主观的抱怨”,载体就是“脏话”;高级的表现形式则是“客观的评论”,载体是“雅言”。
偶然翻到“金星秀”对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的采访,就是“陈坤”——和赵薇、黄晓明被称为“北影三剑客”的陈坤。
其实对这个人的印象,仅仅知道他是个明星,并未看过很多他演的电影、电视作品。最先开始了解他,是从他写的“字”开始,偶然在电视中看到陈坤刚入学时写在一张纸片上的字迹,具体内容忘记了,大概就是个人姓名、个人陈述之类的东西,字写的很漂亮,结果一下就记住了他。此后,偶尔关注,但对他似乎并没有那么的热切关注。记不清是去年、还是前年,甚至更早,翻到一本陈坤写的书,是“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的记录,李荣浩还唱了主题曲“The power to go”,书中内容记录的其实很简单、文字也很简单,是简单到你根本不想读下去的那种简单。
但是,现在想来,于当时的我而言,只要看到了态度,就够了
直到翻出去年有一期金星秀对他的采访,才真正的看到了陈坤是怎样诠释了他的“态度”。
他说自己是贫民窟里走出来的孩子,觉得自己超级无敌帅,那种略带夸张的自恋让人觉得一个四十岁的老男人拥有和年龄不符的“盛世美颜”竟然还能这般有趣和可爱。
本来我以为透过骨子里骄傲的人除了鲁迅、金星,应该也没谁了。结果陈坤不仅刷新了我的认知,也开启了对他了解的新的方向。
他的“骄傲”不仅仅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而是由内到外的“骄傲”。精确到他的每句话,他的坐姿,他的每个手势,每个动作,无一不散发着“骄傲”。
他说,以前特别希望在镁光灯下聚焦,被人包围着、不停地拍照——他是那么渴望被人关注,那么渴望被很多人所关注,骄傲的人都有野心。
他说,自己很善变,爱情结局可能一般不会是皆大欢喜,以及当他谈到爱情时候的“话语”,似乎无法表达其内心,这种在爱情里的骄傲,有时候会刺伤别人或者会伤害了自己。
他说,演戏时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要一直去摸索前行、不断地开发自己,甚至对诸多的名利感到不安,可能这也是他的骄傲吧。
“骄傲”有时候来自于“过度自尊”,但不完全是 “死要面子”。他的团队人员说他“情商”为零,这真是句“感人肺腑”的话语。
其实选择了“骄傲”,基本上就是完全放弃“妥协”。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了:“情商”是指一个人的控制情绪的能力,和“善于交际”或者“圆滑世故”是两回事。
不可否认情商高有助于一个人进行“交际和交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让自己的个人感受和喜怒哀乐改变事情的走向。
情商低也就是不太会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未必就不善于“交际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没有过多情绪的干扰,也可以进行顺畅的交流。
二者不存在必然性,存在偶然性。
其实陈坤给我的感受是,他足够的诚实。该好好做人的时候没有在人面前演戏、佯装,这也是他的“骄傲”。
人很难做到的就是对自己诚实,这比对别人诚实更难。
诚然“骄傲”不等于“傲娇”,这完全是两码事;“骄傲”更不是心里只装着自己、“独善其身”,恰恰相反,“骄傲”的人更懂得照顾别人、洞悉别人的想法与感受、敏感的对外界一切做出应激反应——这也是金星所领会到的陈坤的“敏感”的点。
因此,如此般“骄傲”的人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无论是在生活、在爱情、在人际交往间,亦如此。
每个人都是千姿百态,均有各自的需求和选择,以至于人和人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中国人们推崇“合作”,其实“个人英雄主义”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不是“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我们都会推崇。
能接受自己的平凡而不是自命不凡,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仅仅是乐观、热情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尊重别人的思想和观念,糟粕当批判、精华当传承,当自己不明所以、并没有深谙其道的时候不予随意评判,毕竟,“殊途”并不总能够“同归”。遵从本心而不是被这个世界的功名利禄渐欲迷人眼,功利的心少一些,对人性的美好万分热情高涨但不要过分计较得失。
没有一切事物透明的如同玻璃一样,总有我们看不到的盲点,只需抚摸透过的一丝丝光亮,就足以过好一生。
纵然世事繁华、世人嘈杂,只要不失本心,便无法撼动。
分享最近看的黄磊在书中对友谊所理解的一段话,借此共勉。
“我们常把别人的欣赏赞美误解为友谊,也就常常失落于冷静的相处或者理智的回应中。
友谊并不是一份必需品,没有朋友固然悲哀,但一群狐朋狗友更糟糕。
它也不是奢侈品,类似某些权力框架的装饰物。
友谊该是一份收藏品,这收藏不是来自藏品本身,而是由你的认同和喜爱所决定的。
我们常常会小心翼翼的将一件最不起眼的物什保存,不需常常欣赏或是把玩,只要它还在那一处摆放,甚至有一天它丢失或者远行,你也心安不慌张。
你可以不需要与真正的朋友甘贻若醴,但相逢时纵酒高歌也无需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