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区里的超市买东西,隔着几排货架,一句带着上海方言味道的普通话从门口传来。我探头望去,一个看上去只有五六岁的小男孩儿站在柜台前。
小男孩儿礼貌又小声地向店长阿姨问道:“阿姨,请问这里有没有卖适合送给妈妈的礼物啊?”
阿姨笑着从柜台后走出来,“送给妈妈的礼物?让我想想啊!”
阿姨带着小男孩儿从货架这头慢慢挪到那头,东西拿起来又放下,小男孩儿似乎没有挑到合适的礼物。让我惊讶的是,每次阿姨推荐给他一样东西,他都能很清楚地说明妈妈会不会喜欢这个东西。他记得住妈妈喜欢吃什么,记得住妈妈对每一样东西的态度。一排货架看完,他有些泄气。
我从货架另一端走过来告诉他:“你送什么东西,你妈妈都会喜欢的”。他停顿了几秒,抬起头问我:“真的吗?”余光扫向最底层的货架,“那我给她买这个吧,妈妈总是给我买这个,今天母亲节换作我买给她”。
小男孩儿拿起一袋面包,问阿姨价钱是多少,阿姨却反问他有多少钱。他数了数钱包里的硬币,一共六枚。
阿姨告诉小男孩儿,这袋面包恰好六块钱。她将面包装进一个不透明的塑料袋里,小男孩儿开心地抱着面包跑出超市。
显然昨天才是母亲节,显然那么一大袋面包不可能只卖六块钱。显然,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善待。
出了超市,感觉心灵有被治愈到,负面情绪一扫而光。家附近处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邻居家的小狗在太阳下晒暖打盹儿,夏天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