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有车、有房、有妹子
还有一笔吃喝不愁的巨款
请点击左上角,关闭走人
这篇文章可能不适合你
”一顿羊汤烩面让我懵逼了
昨天中午到公司楼下的小饭馆吃饭,从点餐到羊汤烩面做好、上桌、吃完饭的约30分钟时间,我读了公众号里的3篇文章、刷了头条N篇科技、娱乐文章。
当吃完油而不腻的羊汤烩面时,突然间脑袋里蹦出来一个问题——这30多分钟里读的这些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于是,碎片化的词语蹦跶出来了几十来个,就是为了“圆”我这个问题,顿时语塞( sè)......(不知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场景)。
第二天还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又想“圆”昨天中午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我必须想清楚,不为别的,因为我穷...)。
但是,貌似我记不清楚我看了什么文章,当然也不知道文章内容了,当然对我来说,这几十篇文章也没有一点实际价值了。
碎片阅读一时爽
可能你会说:不就是30来分钟的时间嘛,你在意个毛线?
没错,这个想法我也对自己说过,好像是一个很正确的说辞,但,我怂了......为什么怂了?一句话概括就是:碎片阅读一时爽,知识人生火葬场!
段友出征,寸草不生”,内涵段子确实很内涵,曾经,让我欲罢不能;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今日头条只让我看我喜欢的,曾经,让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海草海草,随,风飘摇”,抖音,抖起来跟中毒了一样;
还有微信朋友圈,就像初恋女友一样,一会儿不刷就想她;
还有微信公众号,一天不看她,就感觉跟没学习了一样。
吧啦吧啦的,貌似我是在学习啊、我看了啊、我收藏了啊,呵呵,突然间发现自己骗了自己这么多次、这么久。
知识人生火葬场
既然已经骗了那么久,今天就再轻轻的骗一次吧。
我是之前这么认为的:碎片化阅读是“浅阅读”、“轻阅读”的方式,更愿意接受不需要深思,可跳跃式阅读的内容。
但是被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啪啪的打脸,钱教授认为,碎片化的阅读,它本质只是一种浏览,一种知晓,而不是一种阅读。
钱教授啪啪打脸后,还给了我一颗糖吃,他说:手机的碎片化阅读不会提高你,而书本可以,早有调查显示,人们读书和知识获取的水平和你的工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书读得足够多了,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
咳咳,像我这样的俗人,说句不怕你笑话的心里话,不管是碎片化的浏览,还是强迫自己去读书(看书),我就是想让父母和老婆孩子们能过的更好,能有大house住、能有小车开、能买东西不用太在意价格,因为我穷怕了。
知识,不能一蹴而就!
不过,那些大佬说的也是这个理儿,因为知识,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表面上互联网看似让信息和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实则是拉大了人们之间知识的鸿沟。
上周末,我和大豫网的一个VP聊天,他说:“现在获取知识越来越容易,因为在网上可以获取任何知识,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在网上获取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比以前容易了。但由于大多数人没有选择和辨别真伪的能力,想获取真正有用的应用性的知识如大海捞针一般。”他告诉我,要尽量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什么是知识素养?我来愤青一下,就是提高自己的分辨真伪能力,再直白一些就是去TM的某条、去TM的某家号)。
不管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推荐、给你想要的、算法投喂、精准迎合等,这种过度迎合读者的内容,我是戒了,因为营养有多少?只有自己清楚。
看看银行卡上面的余额,今晚可以吃羊汤烩面,不过,看看信用卡账单,今晚吃土吧,还不能就水(水也是要收费的哇)。
你跟手机有多亲?
白岩松也说过:“我不想老是看同志们都在怎么样活着(朋友圈),我自己怎么样活着都没太搞明白。”
我现在跟手机不是太亲了,手机基本上可以待机2天,微信作为通讯工具,不可否认,我离不开他,但是朋友圈里有价值的东西真没你想象的那么多,我不想在那么多的朋友圈里待着。
一天就24个小时,何况现在手机全是爱好推送,大部分人只看自己喜欢的,你不会别扭,从另一方面说,也是不会被提升的,那怎么可能进步呢?因为别扭,往往是进步的标志。
有效“发呆”
当大家都开始不读书的时候,谁读书谁就会杀出一条血路。谁用手机的时间少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无聊的时光,伟大的创造就有可能诞生在谁那里。有位作家已经说得很明白,“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顺便把与无聊有关的伟大一并拿走”。
很多伟大的事都是在无聊的时刻诞生的,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的蒸汽机发明(当然,抖音也是很大的一个发明,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的各种“创新”)。人们都被眼前的屏幕吸引了,怎么会诞生伟大的时刻呢?
我们试着想想看,假如我们不发呆、不思考,我们能够增长的只有年龄罢了。
而只有当大部分的优质人群开始经常能有一些发呆的机会,我大中国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创新的国家。而我,为了我的房,我的车,我不想手机成为的手铐。
要警惕手机占用人们过多时间。首先,但凡免费的,都是最贵的东西,因为它拿走了你最宝贵的时间。第二,手机里到处是知识,但真假难辨。此外,好的图书是经过历史长河被筛出来的、高于你的东西。
为什么免费的是最贵的?我同事(女的),就是因为她老公抠手机太厉害了,去个厕所大小便抠手机、吃饭抠手机、给儿子辅导功课抠手机、让他洗个菜叫他三遍都不理,因为他在抠手机,最后...再也看不到他抠手机了,你应该猜到了,他们离婚了(原来他们是模范夫妻)。
教育子女,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最好的老师,你怎么去抠手机,他们就会怎么问你要手机,因为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
我相信大家都比我这个不称职的爸爸做的好,但我只想说一句:这个年龄的孩子,把他天天摁在这儿,跟他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要言传身教。
虽然我们不知道20年后时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是,我真不想让儿子女儿跟我一样成为近视眼,因为你我都知道,碎片化的阅读/抠手机式的学习,成龙成凤的概率不是很大。
而男女朋友也一样,少抠会儿手机,多出去走走,多交交心,多系统性的学学习、读读书,和父母多聊聊天,和妻儿子女多一点陪伴,因为大爱在人间。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时抠机一时爽,一直抠机一直爽”的人,请告诉他们,不是一直抠机一直爽,而是“一时抠机一时爽,前途却是火葬场”。
喜欢? [好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