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浅记185]作者:杨倩文
中午开会时拿到一本新书,是学校提供的《一线带班》,共读书目,也是专业成长的阅读道路。
跟以前一样,先读封面、读目录、读序言。大概浏览后,先找到对自己最有帮助的,即抓作业——第四章的内容。
说到作业,便想起上周星期天,有这么一个老奶奶跟我说:“你们学校以前也没见过放学留孩子的呀,现在怎么这么严格,看着孩子背完书、写完作业才能去吃饭”。她的小孙子在我们学校上四年级,确实如此,但是,与管老师的抓作业相比,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光靠留下补习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作业做得慢,可以采用“作业竞赛”,在竞赛中拖小组后腿了,可由小组选择淘汰,由老师收留,等及时完成了,再回归小组。
书中管老师对作业不按时完成孩子的改变方式上,放学后留做40分钟,还是不能完成的要填写一张“当天作业未完成联系单”,作业扣分和考试成绩挂钩,教师制作一张“作业日日清”记录单,有学生的姓名和每日作业,对照作业打钩填写,考试结束前公布加减分。
开展男女生、小组作业竞赛,拖拉王作业竞赛、全班“押注”作业后进生,桌上贴字条提醒,这样的竞赛让学生将作业当成了自己的事,当成了集体的事。
今日虽读内容不多,但都是硬干货,接地气儿,看了让人停不下来。里边提到的抓时间,抓作业,抓复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抓成绩。在我们学校,大家都在拼命抓成绩的时刻,这本书来的太合时宜了。
太接近我们平时的教学生活,从早到晚,从课堂到作业,从学生到家长,全方位无死角。
粗略的翻了一下,全书共七章,围绕一个“抓”字,将一个老师要做的各个环节的事都事无巨细地写了出来。“开头、家长、时间、作业、基础、常态课、复习”,这些都要抓,还要抓得扎实、有效。
一线带班,没有专家和外行想象的草长莺飞,柳绿花红。一地鸡毛,鸡飞狗跳,才是真实的写照。但管老师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想出破解的妙招,硬是把一地鸡毛扎成了一根鸡毛掸子,轻轻掸去我们心头职业倦怠的灰尘。
读这本书不难感受到管建刚老师在工作中的“真、实、细”,从中受到启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也来制作一份“后进生作业日日清”记录单。让我的补差工作更有效~
附:每日一背(66)
九日送别
唐 ·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
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
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