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从天桥下面飘过,就被一个颈上长瘤子的丑妇拦住了,丑妇相貌阴阳交替,目光如炬,还长着媒婆嘴,如人饮水以为要命犯桃花,不料老妇开口道:“你这个姑娘和别人有点不一样……”话未绝,如人饮水翻着白眼蹭着老妇的自尊走了,原来不是媒婆,是个巫婆,不过那年,虽然丑妇的话没说完,但如人饮水如愿地考了教师证,她从神笔花神降世河南,成功穿越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好了,故事讲完了,如人饮水是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几年后,她和我相遇了,是不是很不一般呢?我是谁?我不告诉你。
寒冬,我去了一趟河南,启程前特地跑去服装店,作为某弟品牌的VIP,囊中羞涩的我一狠心就花了3000块,把自己从上到下换了个新,为的是脱脱孩子气。从某海到某州,再从某州到河南,历时不菲,但我坐飞机那叫一个开心,因为吃了两顿飞机餐。你无法理解一个吃货的心,就不要喷她啦,她不是故意的。
我和如人饮水就是在飞机上认识的,这姑娘看我吃飞机餐吃的这么香,顿时就呆了,眼睛吧嗒吧嗒盯着我的饭盒,面条还挂在她叉子上。
“你第一次坐飞机啊?”她问。
我告诉你啊,别以为你长得好看我就不敢怎么样你,不带这么瞧不上人的。
“这个飞机餐一般,你别吃了,到了河南,吃点土都比这个强。”
我没敢听她的,认真地把饭盒舔干净了。至于河南的美食,睡一觉明天再说。
我早上是被刮门声刮醒的,萍水相逢用不用这么认真啊,我只是随便告诉了她我住的酒店,谁知道她承诺早上带我吃早餐这事儿真的会发生啊。
河南的冬天,没有最北方那么寒,没有南方那么湿,寒气不逼人,我的额头微凉,哈了一口白气,听着旁边这个姑娘滔滔不绝地和我说美食,我一个也没记住,但我并不乞求原谅。用大冰的话说,我就这样。
“姑娘,酒店餐你不让我吃,大早上让我披着霜去早市是要吃什么呀?”
“呼啦糖啊。”
“啥?我连呼啦圈都没吃过,你要让我吃呼啦糖?大早上不吃饭,让我吃糖?”我看见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表情,定格在了河南冬天路边那棵张牙舞爪的冬树前,顿时美得很显眼,亮成了风景线。
我抽搭了下鼻子,把凉凉的鼻涕混进我的一腔热血,她也抽搭了一下,我们俩一抽一抽地走进了沸沸腾腾的早市。
人声鼎沸啊,四面八方还冒白气,仙境仙境,我瞪着眼睛找糖,只听旁边的那只姑娘冲着一个胖胖的花大婶吆喝了一句:“两碗呼啦糖!”
我立刻就席,天苍苍,人茫茫,风吹我的呼啦糖,呼啦糖啊呼啦糖,你为啥长得不像糖?
我面前一个旧碗,套着塑料袋,里面是飘着菜叶的黏糊糊,暗红的颜色。
“这是油菜红糖糊吗?”为了防止被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表情冻死,我说完话没敢看她,而是直接把嘴巴插进了红糖糊里。
咸的,酸的,有点辣,我的预想被彻底颠覆了。
“你确定这是糖?怎么还有一股胡椒粉味啊?”
“村儿里来的都比你强,这叫胡辣汤,谁告诉你这是糖了,胡辣汤,河南方言叫胡辣堂,是这个发音。”
我的嘴唇上粘着河南正宗的胡辣汤糊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胡辣汤口感酸爽,有着混合了香辛料的肉汤味。
如人饮水姑娘跟我说,这种汤由多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再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头汤做底料熬制,特点是汤味浓郁,香辣可口,十分适合配合其他早点进餐,重点是有醒脾的功效,还开胃,是河南大周口的拿手手艺。
胡辣汤从河南中部起源,以周口西华县逍遥镇的最为盛名。它是酸辣汤和肉粥的结合衍生品,取酸辣汤的醒酒、消食,取肉类的补气补虚,再辅以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辛香行气,舒肝醒脾。我大中华真是地大物博,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连小吃也如此富有内涵,和我一样一样的。
我根本没法控制自己喝汤的速度了,因为咽下去第一口,口中的余香就会引你继续喝下去。
传说明代著名清官于谦有一年的生日就喝了胡辣汤,后人也称其为“宫廷御锦汤”。
我满足地打了个饱嗝,顺便白了一下如人饮水姑娘,你看看人家文人,叫这个为宫廷御锦汤,你一早上呼啦糖呼啦糖的,你你你,白长得这么好看了。
我没想过遇见美丽的姑娘,也没想过喝到胡辣汤,去郑州的那年,我做吃货的那根筋还不够发达,不像现在这样看见美食会红瞎我的双眼,不过,缘分这东西,常常叫人感叹,比如遇见如人饮水,比如经历一番“如我喝汤。”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要去尝试万事,才知道万事的酸甜咸辣,才知道人间温情,冷暖远近。
在后来的相处中,我和如人饮水姑娘忽然达成一致,其实下面这句话是我一厢情愿说的:不是吃货的小姑娘当不了好画家,于是,吃是我们一个共同嗜好,既然大家“臭味”相同,那就一起“造作”吧。
我们在一起造了不少作,主要是都热爱画画,可恨的是她画的比我好,没事儿没事儿,我安慰自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要去努力,才知道画成一番好作品所要付出的酸甜咸辣。她肯定比我多吃了点苦,想想我就平衡了。
近日,我和如人饮水姑娘聊了好多好多美食,从惠州的肠粉,到广东满街的甜品店,说到了榴莲披萨和肉蟹褒,没落下炸青蛙和炸爬蚱,从武汉的小林小烤到蔡林记的热干面,连臭豆腐都没有放过,她给我推荐北京同锣鼓巷里的一家酸双皮奶,我给她推荐了苏州平江王府的松鼠桂鱼,如果你不能理解两个吃货的世界,就不要喷她们,毕竟她们这次是故意的。
这篇文的写作灵感正来自和如人饮水姑娘的一番交谈,也许我们并不是在飞机上认识的,也许我也没有那么没出息的舔干净了飞机餐的餐盒,但我的确在河南的飘白气的早市上喝过那样一碗“呼啦糖”,我的确认识一个河南的如人饮水,她给我讲了讲这个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中国民间名吃“胡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