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让外行秒懂的技巧】
一个能够为你的讲书添光增彩的高级技巧
今天我们要和你介绍的技巧叫做类比,一共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知识的诅咒
第二:类比的作用
第三:训练类比思维
【第一部分】知识的诅咒
今天我受邀去一家医院,给40多位白衣天使进行演讲培训,这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医护人员们更好的和老百姓沟通交流,传播健康知识
作为医护宣讲员,当时大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医生们自以为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但是病人或者是家属去表示尊双方仿佛来自两个不同的时空
始终没有办法在一个频道里对话问题,根本是因为医生表达时所用的语言太专业了。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老百姓而言,都根本没有办法去接触到这些信息,双方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面,所以就出现了鸡同鸭讲的情况。其实就拿我自己个人来说,也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里面看病,做了一个检查,拿了报告,可是上面一大堆的数据和专业的词语,虽然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就是不知道是啥意思。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那我们就来去讲一讲关于知识的诅咒这个概念的来源: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做了一个简单的研究,他就让这个受试者分别扮演打节拍的人和猜歌曲的人这两类的角色。那这个打节拍的人就在桌子上面,诸如生日快乐歌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的节奏敲出来,敲给那些猜歌曲的人听。那这些猜歌曲的人的任务呢,就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
这个结果非常有意思,猜歌曲的人猜对的概率仅仅是2.5%,而打节拍的人预估对方可以猜对的概率是50%。所以面对这样的结果,打节拍的人每一个人都非常惊讶,他们会觉得你们怎么这么蠢,这个调子难道还不够明显吗?而现实情况是打节拍的人在击打节拍的时候,脑海里面会自然而然去想起这个歌曲的旋律,那你不妨自己可以动手试试看,把生日快乐歌的节奏在桌子上敲出来,你看看你耳边是不是也会听到这首歌。这个时候呢,猜歌曲的人他是不可能感知到这个旋律的,他们只能听到一连串不连贯的敲击声,类似那种摩斯密码古怪的节奏。那这个呢,就是知识的诅咒的意思。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件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情在不知道的人的眼中的样子,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去解释给别人听的时候,因为这个信息不对等,就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的给对方解释清楚。总之啊,就是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觉得自己明明把某个概念说了几百遍,可是这个孩子就是不明白,把家长气的半死。但是呢,如果这个孩子突然间明白了,往往又会觉得这不是很简单吗?
那记得有一次哈,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我在讲述的时候呢,就提到了一个叫做蝴蝶效应的概念,当然的以为大家都应该知道,但是很多听众他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结果就一脸茫然,大大影响讲课效果,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也是中了知识的诅咒
其实呢,每个人都容易被知识所诅咒,而且常常不自知。更糟糕的是,知识的诅咒会伴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变得更加的严重。知识诅咒的危害往往是很大的,在工作环境里面,由此而造成的沟通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是屡见不鲜的
更可悲的是呢,双方还会互相埋怨,都觉得自己很憋屈。在那次培训当中,我和医护人员闲聊就会发现,原来很多医患纠纷或者恶性事件的源头都是因为医生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之间的沟通不顺畅所引起的。
你看看这是不是也很严重哈
那你自己的专业领域的一个精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你能够把这些精致的内容讲出来并且讲给别人听懂,又是另外一个能力了。如果你仅仅归因于听众水平不高,不懂你,而不是你自己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那你很可能就会错过很多让自己的思想观点专业闪闪发光的机会
那么究竟该怎么去破除知识的诅咒呢
这里我们就来分享一个可以让外行秒懂的技巧类比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类比的作用】
举个例子: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就邀请了很多外国的贵宾进行文化交流。在一次外事活动当中,周恩来总理就通知了工作人员,给外宾们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影片
他这个工作人员为了让外宾了解整个电影的内容,就撰写了整整15页的说明材料。后来周总理审阅的时候就批评这个工作人员叫做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发怒]
随后他就在这个请柬上只写了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你看周总理把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西方人所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做了类比。可谓四两拨千斤,非常巧妙
所谓做类比,打比方就是借用对方已知的信息来说明未知的信息,以此来减少接收新知识,新信息的障碍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销售高手,我曾经听他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以前他在做电脑销售的时候就很会使用类比的方法,把专业的知识讲给那些不懂电脑参数的顾客听
比如说,顾客搞不清楚什么叫做双核四线程的处理器,也不清楚它和之前技术有什么区别
这时候呢,我这个销售高手的朋友就会说,那以前的双核双线程就像是两个人各伸出一只手帮你做事情。而这个双核四线程就是两个人各伸出两只手来帮你做事情,那这个效率当然就变得更高了。这样一类比是不是就清楚很多了
注意做类比的时候呢,未必要追求十分精确,只要能够达成解释的目的就可以了。类比这个技巧呢,除了用来做解释,才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
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哈,他叫张哲耀,是奇葩说的第三季选手,也曾经获得第三届国际华语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在一次获得国际比赛的最佳辩手之后呢,他就发表了一番获奖感言
他是这么说的,西门吹雪是古龙笔下的名剑客,他孤高骄傲,剑法天下无双。陆小凤和花满楼去拜访他。回程的时候呢,花满楼就对他说,今天我总算懂西门吹雪是怎么练成他的绝代的剑法的,因为他已经把杀人当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神圣的事情,他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他的剑法,他只有在用剑的时候是活着的,其他时候只是在等待。我们辩论就是西门吹雪只有在辩论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其他时候只是在等待,而已。小时候我以为辩论是我的病,长大以后我发现这是真的。很多人以为我喜欢辩论,有更多人认为我爱辩论,其实他们都错了,我只想要活下去而已
不知道你听完以后是一种什么感觉,我当年第一次听到这段获奖感言的时候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我被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所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张哲耀也因为这次的获奖感言,他被封为辩论界的西门吹雪
张泽耀也是用了这个类比的手法,把这个辩论人比作是西门吹雪,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极致的热爱。这比干巴巴的去讲热爱这个话题要好很多
【 最后我们再来讲一讲怎么去训练自己的类比思维】
我们先要了解 3 个概念:
整体喻体和相似点,这个本体就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就是打比方的事物,相似点就是二者之间相似的部分
我们举个例子,我把人生当做是本体,旅行当做是喻体,那两者的相似地方呢,都是过程很重要。于是呢,我就可以打这么一个比方,叫做人生就像是一场终点是确定的,但沿途的风景才更值得欣赏,这个方法教给你了,还需要你呢。平常多做一些思维的训练,比如你在上班路上脑子里想到一个概念,然后呢,再去看一下眼前有什么样的东西,思考一下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马上去做个类比。长此以往,魅力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到这里呢,我们来小结一下
今天我们聊了讲述表达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知识的诅咒。也就是说,当你懂了某一个知识,就会觉得很简单,也误以为别人应该知道结果呢,听众听完你的表达之后,可能是一头雾水。那要破除知识的诅咒,可以采用类比这个技巧,把听众熟悉的东西比作你要讲解的东西,让听众轻松可以get到你的意思
当然类比除了可以起到解释的作用,还能够让你的表达变得更加生动,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技巧
那第三部分呢,我们也介绍了训练类比思维的方法,希望你可以用到,并且把它帮助自己学会类比好
下节课我们会进入讲述课程的下一个模块:如何有利的用书里的观点说服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