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闲美 | 二十四节气(上篇)

“春夏秋冬,各顺其宜,

温暑寒凉,各得其所。”



立春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东风一吹,春意就破土而出了,这时的阳气是“嫩阳”,乍暖还寒时候,吃一些新鲜的野味,感受春天的气息,谓之“咬春”。据说“咬春”以后,整个春天都不会犯困。


雨水

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雨水之日,水獭祭鱼;又五日,鸿雁北飞;又五日,草木萌动。虽春风拂面,尚需“春捂”护阳,莫要天气稍暖就急于脱冬服。此时的韭菜,水灵鲜嫩,如同春天雨水的味道,吃了不会烧心,最是补人。


惊蛰

大地回春,雨水渐多,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的百虫惊醒而出。惊蛰之时,桃始华;又五日,黄鹂鸣;又五日,鹰化为鸠。民间有“惊蛰吃梨,一年不咳”的说法,此时北方多风且干燥,梨微寒且甘润,可生津清热、润肺燥、养脾气。


春分

仲春之月,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之时,燕子来;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闪电乃出。莺飞草长,青梅如豆柳如眉,正是食野蔬的时节,春风一吹就要往田里跑,挖回来的荠菜通体绿嫩,拌馅做饺子是最应景的美味。


清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天清地明,故名。清明之时,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鹌;又五日,虹始见。气清景明,梨花堆雪杏花盛,宜踏青游赏,尽兴方归。此时艾草绒绿,做糕做团,草香与米香交融,清淡悠长,最是爽口。


谷雨

春暮,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生也。谷雨之时,浮萍始生;又五日,呜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鱼翻浮萍,花荼蘼,草木成荫。茶煎谷雨春,此时采制的绿茶正是香气宜人,清甜绵和,闲来饮一杯,清润生津,妙不可言。


立夏

一夜薰风带暑来,万物至此皆已长大。立夏之时,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姹紫嫣红开过,绿柳千垂,桃叶蓁蓁,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时的樱桃最甜,青梅酸得令人垂涎,尚未熟透的青麦,烤熟了吃,分外清香。


小满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之时,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子小熟,枇杷黄似橘,蔷薇满架一院香。此时的枇杷甘美丰盈,一剥开,种籽光润,浆汁饱胀,只轻拈入口,便齿颊盈香,生津止渴。


芒种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之时,螳螂生;又五日,伯劳鸣;又五日,反舌无声。风吹麦浪,千里沃野弥漫麦香,入夜听取蛙声一片。身心慵懒时,若饮一碗酸梅汤,或者小酌一盏梅子酒,利湿提神,无疑是最当令的美味了。


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时,鹿角解;又五日,蝉始鸣;又五日,半夏生。春争日,夏争时,绿树阴浓夏日长。刚打下的麦子新磨的面,口感筋道,一碗“夏至面”下肚,无疑是对一季辛勤劳作最好的宽慰。


小暑

暑,热也,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宇;又五日,鹰始鸷。素白茉莉凝香,闲听芭蕉雨,寻荫赏荷池,轻摇蒲扇纳微凉。食鲜藕,尝新米,晨起剥莲子,熬一锅清香米粥,啜一碗,驱热涤烦,安神清心。


大暑

暑,热也,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紫薇花开,似锦如霞。上蒸下煮,何以销烦暑?寻一方小院,熬一碗冬瓜茶,葡萄架下一张藤椅,择一本好书,静读,无他,心中徐徐清风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耕八节 立春...
    四夕清禾阅读 6,662评论 1 5
  •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
    天马酒仙阅读 3,996评论 0 11
  • 江城子 二十四节气词注 (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
    释印证阅读 2,494评论 0 1
  • 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于我国汉代。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24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旋...
    爱肉的喵叽阅读 6,153评论 1 4
  • 第四章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一切皆是映射。 春夏秋冬 春 左边的上下部分是“木 ”字 的 两 半 ,木 的 中 ...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2,976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