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山观音,又名灵宝山南华寺观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灵宝山南麓的南华寺内。据传说,此观音像为唐代高僧鉴真师子所刻,历经千年,千辛万苦才传至灵宝。
盛唐时期,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教,北上之路中止于灵宝山下。他在此停留数年,修建了南华寺,化缘十方,广为弘传佛法。为了感谢鉴真法师的恩德,村民们特地在遥远的山顶上种植食盆,供奉鸟兽。当时,山顶峰顶上凸起的岩石如同一只巨大的蜗牛,这正好又恰似佛经上所述:观音菩萨曾化身成蜗牛救度众生,于是山下村民便固定东面寺庙的观音坐像为“蜗牛观音”。每逢节日,村民都要上山祭拜,逐渐形成了灵宝山蜗牛观音的祭祀传统。直至唐代末年,当印度佛教传至中国,鉴真法师就在南华寺内建制了观音像,取代了山顶的蜗牛祭祀,为灵宝山观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观音像寓意慈悲,为观音菩萨化身,像高三米二,底座九九四十九人摇,手持花宝珠,璇玑瑰。整尊像分为头、身、座三部分。头部是观音的塑像,观音全身婉约柔和,面容丰腴,双手谦卑的托佛,脸上临风而动,犹如能说话。身体部分,是观音坐像,身着宝蓝衣,面色庄重,眼神安详。底座上雕刻了49个人和四只小龟,代表的是西王母手下49位仙人和寿鳌,四只龟则象征观音普渡众生的力量。
灵宝山观音以其巨大的规模、精美的雕刻艺术、独特的历史渊源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神话传说而享誉名声。每年农历三月十九,南华寺都要举行盛大的观音节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拜访观音菩萨,祈求平安祥和、顺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