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万,这是中国目前的乡村的数量。而依托生活在其中的农民,接近七个亿。而在30年前,百分之八十的国人都属于农村。等再过三十年,等老一代农民的逝去,新一代农民的成长,乡土的中国,可能只剩下土,而乡的概念极有可能荡然无存。
思吾乡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大学生。父辈乃至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上学的轨迹一直沿着标准的农村教育路线前进。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加上了一点些许的运气,成功上了重本线。或许在很多乡民的眼里,我是一名骄子,出来之后就可以分配一个很好的工作。可是在我眼里,我只看到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与城市同学的接触,在南昌求学时的所见所闻,让我得以用多种视角,去审视农村,那个从小生活过的地方。
35户,人口184人。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中国典型的小村落,它坐落在江西省兴国县北部的山地中。这里没有任何的矿产,也没有任何的人文古迹,有的只是参次不齐着的梯田,还错落无致的房子。人们获取收入的主要方式就是种田还有外出打工,而这样的收入看上去又是如此的微薄。全村直到今年才修通了水泥路,而光纤今年也才通到各家各户中。它离圩镇的中心10公里,离兴国县城近70公里,离赣州市区近200公里。
这里远离着城市的喧嚣,即使再过一百年这里也没有拆迁,没有补贴,没有一跃上龙门的机会。它的样子很难改变,有的仅仅只是微调。旧旧的土坯房拆了,换上了一堆红砖绿瓦的房子;泥泞的旧路废弃了,换上了崭新的水泥造的马路;人们的出行方式变了,有原来的两轮自行变成了两轮摩托。
曾记否?
青山犹在否?是的,家乡的青山是在的,甚至相比于过去,故乡的山更青了。可是外表红火的背后却映衬不出人们内心的失落,乡土确实已经不再存在。有的也仅仅只是那些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对于新的一代人来说,只是每年回去一两次的逗留地而已。
还曾记得小时候的故乡,虽然没有42寸的液晶电视,随手可得的智能手机,又或者高大舒适的楼房。可是我感觉那时候的乡村是活力的,处处可见放牛的孩童,吆喝的小贩。每到夏天的社戏也是随处可见年轻的俊男靓女相邀着,而像我一样的孩童便到处乱跑,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买着冰棒与糖果。
戏到耗时,便蜂拥挤到前台,看着热闹,有时还可以得到台上戏子的施舍。戏不好看时,便与伙伴约好去河里抓鱼。或者去栽植果树的家庭里偷着梨子西瓜,甚是欢乐。而大人们相约着在旁边的小摊铺买一碗水酒,坐下来闲聊,又或者静静地看戏。
这个戏也有门道,分为社戏和家戏。社戏,就是由整个生产大队的所有成员负担费用,每个小队唱一天,一共有七个小队,共唱七天。家戏,顾名思义就是由每个家庭去承担费用。一般是由于某个家庭在庙里许了愿,而这个愿最终成了,于是乎为了还愿,唱一台戏给菩萨听;又或者某个家庭许了愿,为了让菩萨保佑他如愿以偿,便也请一出戏给菩萨听。
家戏者,唱戏的人须在东道主家里就吃午餐。东道主需盛情款待戏班全体,不可怠慢了他们,以免对菩萨不敬。在午餐期间商讨晚上唱戏事宜,点什么戏。每年的夏戏总是以家戏居多,于是乎在夏天绵延一个多月的戏在每年都可见到。
乡何在?
可是10多年之后,这种场景却再也未曾见到。整个乡村蔓延着一股腐败的气息,几乎所有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与孩子在故乡,有的家庭整家整户的向外搬迁,连他们的最后的落脚地也改变了。大多数人也只是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待个个把礼拜然后就出去了,即使相互之间有着串门,有着交流。但那也是昙花一现的温存,一年中大部分时候都是举家在外。
在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趁着闲暇,对全村进行了一些走访。外迁出去的人家总共有12户,占34%,其中镇上有9家,县城2家,赣州市内1家。这些人,他们的户口虽然还在这里,但是他们已不在这里居住,有的几年都可能未曾见到。
对于任何一个地方而言,丧失了三分之一还多的人口,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使其迅速丧失活力。更何况与一个全年打工输出地的乡村。原本说过年是可以热闹的,但是现在来看,过年的故乡都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凄凉与萧瑟。凑不齐的人,谈不起的情。
老吾老,幼吾幼
再述老年化,全村55岁以上的人数有45人(在已留下来的23户,总计135人),对于平均寿命都不到的家乡来说,55岁已经是算步入老年了。而20岁以下的人总计只有26人,16岁以下的18人。这些几乎就是常驻人口了,但是如果在国庆的时候或者暑假时回来人更少,全村不到40个人。当一个地方只剩不多的老人与小孩的时候,任何活动都无法有趣起来。这里不是城市,老年人可以伴着音乐跳起广场舞,或者打打牌搓搓麻将。在这里没有任何的设施与场地供予老年人去娱乐。
而小孩子也丧失了过去的那种活力,或许他们已经不用像过去的我们劳作,每天回家吃完饭以后便是看电视,玩着手机。不用去放牛,不用去割草,电视节目又那么多,有的时候老人又生怕孩子出去玩会发生什么意外,便强制孩子待在家里。有些时候,即使他们出去玩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合适的气氛,想来还是回家看电视。
于是乎在这种老少搭配下,没有中间层次的润滑,整个乡村变得衰落与腐烂。而且这种情景还会加剧下去,一直到尘归尘,土归土,于是崩塌了。
何失沃土?
这样的情形,在整个中华大地都在上演,并且持续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飞速发展,使几千年来以乡村为中心传统社会轰然瓦解,转变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社会。
而改革开放的不同步,地理历史原因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了东部地区的发展远快于其他地区。大量的农民为了追寻更高的收入,前往东部沿海地区务工,这样直接在空间和时间上割裂了他们与故土的联系。在身份上,由农民变成了工人,从此再也拿不起那把锄头。
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吸取农村的资源,而农村资源的减少,必然伴随活力的丧失。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的容纳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仅可以吸取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还把原本束缚在土地中的农民也吸走了。
另一方面,市场化带来的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让深陷其中的人深深地染上了。丢失了传统农民的那种质朴,变得越来越像市场人。在情感上,进一步地割裂了他与故土的联系,从此真正地成为了一名中间人,既无法回到故乡,也无法融入进城市中。从此飘离在两者之外。
几千年来形成的农本位被打破,农村的土地已经廉价到无人接手。所以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再也不是其赖以为生的工具。维系传统乡土社会的纽带已然断裂,自然“江村”不复。
乡土永在
并没有叹息,只是一种对于过去的怀念罢了。如何让我选择,我也宁愿选择现在,而不会选择过去。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替,有些东西必须去改变,或者消逝。
几十年前费孝通先生在开弦弓村修养时,写下了《江村经济》这样的社会学巨著。从社会习俗、村庄经济等方面向我们全方面展示了民国时中国乡村的样貌,其中也向我们揭露了乡村与城市交流中不平等性,还有传统乡村在工业化社会的不适性。而现在只不过是顺应了迟到了近百年的潮流而已。
乡土的逝去,代表着城市中国的崛起,工业中国的复兴。这是利国利民的,如果不这样做,又何以与世界诸国竞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怀念于过去,正是因为国人对于传统的怀念。对孩童时期天真烂漫的怀念,对乡土生活的无忧无虑。而这一切又与现在尔虞我诈,极度虚荣的城市生活的对比,更显出过去的珍贵。
乡土虽不在,此情却永恒。保存对故乡爱,珍惜已有的人,这才是我们最正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