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简书平台写东西后,我发现我还是挺愿意写东西的。因为写写东西,抒发一下情感,记录一下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并不烧脑。但是没办法,我不能只是写作这类内容,我还需要去主动烧脑,写一些费脑筋的文章。这一点我真挺佩服我Z老师的,他每天都在思考,或者说都在主动烧脑。
我一般每天到一定程度,脑子就开始遭不住了。想想昨天就是为了缓缓脑子,出去溜达一圈,然后又带孩子开车绕了一大圈。这么一来,脑子倒是放松了,可是科研任务也落下了。
文科的科研,没有实验室,没有实验器材,就是“纯思”。这种科研既有很大难度,又很容易糊弄。所以文科领域的神棍相较于理工科要多得多。但是真正大思想家,文理科又殊途同归,谁也不会否认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思想深度。在以前,思想家本身是不分文理科的,比如以前的哲学家就是什么都研究,现在学科分化很严重,但实际上问题本身是不分学科的。
扯远了,文科的科研,给人的印象主要还是糊弄,觉得好像没什么门槛,谁都可以干,事实上这种观点虽然偏激,但也说出了一些事实。现在的文科科研,当然不是谁都可以做,但对门槛和天赋要求上,确实要比理工科要低。但话说回来,真正有深度和有品质的文科的科研,还是很吃天赋的,也需要科班的学术训练,还是刚才说的文理科殊途同归。我这么说,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多少得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资,也当是对自己的勉励吧。每天虽然都在卷,但我希望卷得稍微有点意义。
每天都开启主动烧脑的模式,因为不去主动烧脑,也会面临被动烧脑,这是职业科研工作者面临的永恒境遇。与其这样,那就主动烧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