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说啊,这穷人生孩子就属于坑人,先坑自己再坑孩子,最后连父母后代一个不放过”
同事老K称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就要做好被群起而攻之的心理准备
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敢说不生孩子的悖论和不孝的罪名是同等大的,结婚和生子更是并列为人生的两个头等大事
“穷人的后代还是穷人,一代代传下去永远都是穷人,没有翻身的机会,像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改变命运的机会,估计是不会再有第二次发生了,如果你知道你会穷一辈子你还会来这个世界吗”老K的再一个问题抛出,一颗颗鱼雷似的,感觉心中那一潭死水被炸到涟漪四起
虽然不知道怎么去辩驳,但对于穷人不配生孩子的言论,怎么想都是荒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完整的人格,完整的权利,并且也是一种对社会的义务,没有配不配一说,而真正有资格去批判的只有自己的下一代
对于父母而言“无后”二字是格外刺眼的,如果敢在老一辈人面前这么说,少不了会赏你一顿“口水饭”或者“七匹狼炖肉”
不过他们终究是执拗不过你的,在一声声叹息中,夹杂无奈的说道“现在你们终究还小,自私点正常。等老了就懂了”
我想他那句“老了就懂了”大概在说养儿防老或是老来无人陪伴的孤寂吧。可对于子女来说,如果生下来注定此生只能做地主家的长工、佃户之类角色,那无疑是残酷的。如果投胎可以选择的话,应该没人会选择一生坎坷却碌碌无为
至于人们津津乐道的白手起家,在现在至未来,这会越来越不现实。那为什么以前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大佬呢?因为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导致大多数人处于相对的同一起跑线上,知识认知都差不多,并且处于万物新生的阶段,普通人也可以参与进去。但在这之后普通人,没有对等的信息,没有对等的知识认知,没有对等的人脉资源,所以普通人一生只能处于普通人,甚至“中间人”也只有向上走或下走两条路
从此泾渭分明,穷人的孩子一生饱受历练
当孩子上学之后,你才发现一对几的辅导班真的贵到高攀不起,从此孩子成绩差了一截。兴趣班也会因为很贵没有去上,在一次班级的文艺比赛选拔,当老师问起时,孩子只能羞愤的低下头不做言语,在班级同学的一片起哄声中只剩下自卑在作伴。和自卑同时培养起来的还有超人的自尊心
再大些你的孩子也想和别人一样想要个手机,你只能怒吼一句“老子辛苦供你好好念书,你就这么不懂事……”从此他必然“懂事”了,只是你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
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之后,当他看上一个姑娘的时候,却因为囊中羞涩,始终还是错过了。毕竟给自己买杯奶茶都要犹豫大半天,又哪敢冒冒失失的去爱另一个人
由于普通的学历和腼腆的性格在之后的工作中自然是处处碰壁,由于不懂人情世故常常遭人排挤,想要找人倾诉却发现自己居然一个朋友也没有。由于生活环境,所以对钱看得格外重要,常常因为太注重小利而失去一个个大的机会。当人到中年的时候,听着妻子的抱怨和孩子的埋怨,有些难以喘息。但再看看孩子,像是又见到了自己那般,只是换了个主角又重新上演一遍自己走过的路,陷入循环
可能在这个时候唯一还能安慰你的一句话就是“穷富不过三代”
所谓穷富不过三代,这大概是富人给穷人画的最大的一张饼。怎么应验穷不过三代是没有一条真正的方向,只教人勤劳可以致富。于是有人便信了。每天都在加倍努力榨干自己,以求实现改变阶层,从未意识到自己只是在帮上层人士一步步鸟枪换大炮罢了,所以穷富不过三代只不过是给穷人努力干活的一个理由
也许是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一幕,才会生出穷人配不配生孩子的谬论
采访过身边的很多位朋友,他们似乎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当初要不是因为有了孩子有了你们我早就跟你爸/妈离婚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似乎唯一能拴住他们的只有孩子,似乎孩子在这里体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价值
但当孩子沦为父母感情的牺牲品而出现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哀,如果父母感情加剧恶化,那免不了会被沦为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连锁反应就是单亲留守儿童
且不说单亲留守儿童日后的身心发展是否健康,就其年幼而言所要经历的外部压力和家庭内部压力就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如果父母感情得到升温,但接憧而至的还有新一轮的考验,学区房、就业、医疗、结婚,每一项都足以压倒一个家庭,当这些问题不再是问题,或许这怪诞的言论会不攻自破
如果这时候有人问到年轻的父母“三胎政策都出台了,你还不赶紧要个二胎啊?”
迎来的不会是拖后腿的自责而是“生出来你给我养吗?按本城市中等水平的标准就可以”面对这样一句软怼,全世界仿佛一下子失了声
对于穷人该不该生孩子,我只是处于风中摇摆的状态。在各执己见面前谁都是没有错的。但现状却赤条条的摆在眼前,每年愈下的生育率人人都知道,但不管是几胎政策的出现也没用
若仅凭舆论的愈演愈烈而迷失了心智,直接剥夺了孩子的出生权利那才是不公平的。
舆论面前守住自己的那点拙见,起码现在还没到两极分化到不可逆转的境地。事物不断的发展一切皆有定数,当现实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会有改革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