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坐在茶几前,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紧盯电视屏幕,悠然自得的我,
突然被一旁小侄女哇哇大叫的声音拉回现实,
小妹是一休的堂妹,我的侄女,
我不情愿地把目光从电视上挪开,移到沙发旁正努力制造出声音的小妹身上,
前一刻还像个小尾巴似的顺从地跟在哥哥身后、“哥哥”“哥哥”叫个不停,
此刻鼻子嘴巴挤在一起,哭着大声抗议,“是我的!这是我的!”
在她对面站着的一休则一脸坏笑地搂着小白狗玩具,
这只小白狗是小妹新得的玩具,宠爱得紧,
每时每刻都恨不得抱在怀里捧在手心,别人想拿绝无可能,
可不知怎的,现在却在一休手里,小侄女自然不乐意,
她又抢不过哥哥,只好用哭声、叫声来抗议,
她的哭声越高、喊声越大,一休反而搂得更紧、脸上笑得开心,一副诡计得逞的得意相,
一休很爱小妹,他很喜欢被小妹念着、跟着,
走哪都要带着小妹,坐车一定要跟小妹挨着,看见糖果就揣兜里要捎给小妹。
可他却不时总想逗小妹,
比如,“小妹,这是我的奶奶”,
小妹一定会急得第一时间奔向奶奶一把抱住,奶声奶气地说“这是我的奶奶,不是你的奶奶!”
比如,今天搂着小妹最爱的小白狗玩具,看她急惹她哭。
贰
我眉头一皱,对着一休大吼,
“一休,还给妹妹,这是妹妹的玩具!你想玩要经过妹妹的同意!”
一休原本嘻嘻笑着的脸,一下子耷拉下来,
把小狗往沙发上一扔,小妹慌忙抓起来抱在怀里,哭声也戛然而止。
我对身旁的老公感叹,“朋友的大儿子特别有哥哥样,会包容忍让自己的弟弟。”
话音未落,一休直勾勾盯着我走到我跟前,眉头中间蹙起一座小山,
我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认为我又拿他跟别人比,还觉得我不应该大声吼他,
他气冲冲走过来是为了让我像往常一样,
跟他说,“妈妈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宝宝对不起”,末了再搂着他亲一口,然后一休笑呵呵地心满意足地离开,
可我今天不想,就也梗着脖子一脸严肃地跟他对视,
我等着第三个人来救场,或是等着两个人梗着梗着突然噗嗤一笑一切归零,
万万没想到这个画面停留不到10秒,
一休的拳头像密集的雨点,朝着我的头和脸拍打过来,
我一下子懵了,身后的老公比我先反应过来,站起来一把抱住一休,
一休仍旧呲着牙攥着拳头、劺足力气想要冲破束缚,
疼痛感顺着我的头皮蔓延开,可我心里只觉得丢脸以及更多的万万没想到,
看着面前被爸爸压制着、仍愤怒地呲牙咧嘴的一休,我有些恍惚,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我费尽心力地教育,为什么儿子会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
我从凳子上站起来,一把将一休揪起来拎到卧室,
关上卧室门的一瞬间,我把一休狠命地往床沿甩过去,
一休一个踉跄倒在床边,没了之前的硬气,浑身变得软绵绵的,
头低垂着,两手撑着地,肩膀随着哭泣一上一下地抖动,
我也像被抽干了力气,瘫坐在床上,
更想不通为什么儿子会变得如此暴力,我开始努力回顾、寻找原因。
叁
印象中,一休有过两次类似的动手行为,
每一次都是在我训斥他或是动手打他之后,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和不满,
而每一次我都会在末尾赞赏他,“你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不满,你打得对,妈妈确实不该用这样的方式”,
甚至在我向朋友讲述他的对抗时字里行间透露着自豪,
“看,我儿子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看,我是个尊重孩子想法、允许他表达的妈妈。”
可今天他恶狠狠、信手拈来的样子让我后怕,
他似乎认为自己的暴力表达理所应当,他似乎习惯事情的解决可以伴随着暴力,
因为我一直在为他树立一个暴力的模板,
更因为他的暴力对抗从来都是被允许、甚至被支持的,他得到的反馈一直是正向的。
他的抽泣声逐渐消失,我走到他跟前,看着他的眼睛,冷静地宣布,
“打人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即使我说得不正确、不合理,你也不该打人,
你可以用语言反驳我,用嘴巴来表达而不是拳头,今天你动手打我,你要接受惩罚”,
边说边抬起手指着墙壁,“去,走到墙边,面壁思过5分钟,以后但凡动手,都要如此”,
他脸上开始出现抗拒,嘴里喊着,“我不要惩罚,我不要面壁思过”,
我强硬地拉着他走到墙边,两只手扶着他的肩膀,不容抗拒地将他的身体立在墙壁的平行线上,
他仍然不情愿地扭动着身体,一直旁观着的老公突然补了一句,“妈妈也动手了,妈妈也要接受惩罚”,
我愣了一秒,立即表示赞同,“对,我也要面壁思过5分钟,你帮我俩定时”,
这时一休不再挣扎、立在墙边没了声音,
我快步走到另一处墙边,对着墙壁端端正正地站直身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为了树好榜样,我一直提醒自己站得笔直,
数着时间过的五分钟好漫长,面壁思过并不好受,
但是它给了我和一休反馈,
一休的动手不再受到表扬,反而要接受惩罚,我的动手不再是嘴上忏愧就行,要面壁思过5分钟。
总之,
人生路,
没有一蹴而就,
都是在错误中摸爬出一条路,
同样它也无可替代,
毕竟经历过才最深刻。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