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5月里普通的一天,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座普通的学校,同学们正在进行考试,四周的空气很安静,初夏的温度很宜人。
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校园里的安宁。紧随枪声而至的,是学生们惊慌失措的尖叫,每个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空气凝固,并且弥散着血腥的味道。有人在轻声啜泣,有人躲在课桌下面浑身颤抖,有人在惊叫,有人在奔跑。
面对死亡的威胁,无人不怀恐惧。但西曼老师在身中三枪的情况下,依然出手阻止了持枪的学生。这场校园枪击案,造成一名学生一名教师身受重伤,无人死亡。同学们安全了,他们是幸运的。
这就是5月25日,发生在印第安纳州诺贝斯维尔西中学的校园枪击案,由于老师的英勇举动,避免了更严重的伤亡情况,也避免了无数个完整的家庭支离破碎。
(2)
但是,扎克·泰勒一家,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15个幸福的家庭,而泰勒一家,很不幸地成为了受害者家庭,泰勒家大儿子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小儿子扎克则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
家中所有的人都很悲伤,这一家人几乎每天都以泪洗面。这场校园枪击案,不仅让一个完整的家庭从此残缺,更使得这被悲伤笼罩的家庭,几近分崩离析。美丽优雅的妈妈一反常态,渴望着用自己的方式对枪手一家进行报复,为此她和扎克的爸爸每天都为要不要复仇而吵得不可开交。而温柔顾家的爸爸呢,在失去长子的同时,又牵扯出一段陈年恋情,他为了逃避痛苦,逃避妻子复仇的火焰,便选择暂时离家出走。
昔日洋溢着欢歌笑语的家里,如今充满了硝烟,面对当前这种家庭氛围,每一个人都是很绝望的。扎克开始变得沉默,开始频频做噩梦,开始尿床,偶尔还会负面情绪大爆发,而在这之前,他总是很乖顺的。面对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扎克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消除父母心中的痛苦和仇恨。或许,小孩子比成年人更懂得善良与宽恕的意义。而这个“剩下来的孩子”,才是这场灾难中真正的天使。
这是美国女作家莉安依·纳文,在其处女作《剩下来的孩子》中发生的故事。莉安依·纳文通过六岁男孩扎克的视角,用充满童真的语言,讲述了灾难降临之后,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所承受的痛苦,以及扎克对善良人性的召唤。
当灾难降临时,没有谁能够做到独自坚强,在痛苦面前倔强地独自支撑,终究会让自己垮掉。
当灾难降临时,与其沉溺在各自的痛苦中不可自拔,不如挽起至亲的双手,相互拥抱,相互取暖,用彼此的体温,支撑着至亲,熬过人生中的寒冬。
(3)
只是,泰勒一家最初错误地选择了各自为战。
当爱不能相互传递,爱便成为了亲人之间的藩篱。
在噩耗传来之后,没有人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没有人注意到六岁的扎克心理上出现的变化。
现实是冰冷的,而成年人的心,更是坚硬无比。扎克敏锐地感觉到,妈妈在进行报复活动的同时,也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深陷在痛苦之中,而爸爸在面对旧日恋情,以及现实中的悲痛,选择了彻底地逃避。
在这个家庭里,人们明明是相互爱着的。可是,一旦人们内心的爱,被仇恨所蒙蔽,便无法产生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最终,扎克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疗愈这个家庭。他给自己制定了任务,他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妈妈回到过去的样子,让妈妈忘掉仇恨,接纳现实,让爸爸不再逃避,再次承担起对这个家庭的责任。
扎克想要的,是一个再次充满爱的家庭,他希望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再次充满宽容和温情。
自从家中发生变故,失去哥哥之后,扎克就已经习惯躲藏在哥哥的衣柜里,对着哥哥的照片说着心里话。这个衣柜,是他安放身心的地方。但是,当他选择勇敢地走出去时,他就知道,
如果一辈子都躲藏在这里,那么,这个家就真的不存在了。
封闭的心是无法接收到阳光的,只有敞开心门,才能把温暖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
六岁的孩子,终究比成年人更懂得这个道理。
(4)
世人都说孩子的内心,最纯真。而扎克的内心简直就是一颗水晶。
在安迪没有去世前,他作为天才儿童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以至于家人无人注意到扎克的一举一动。在安迪被枪手击中去世后,他在相当长的日子里,依然影响着家中的气氛,牵动着父母的情绪,而扎克还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就是这样一个被人忽视的、剩下来的孩子,他首先选择了原谅,原谅父母对他的忽视,原谅哥哥曾对他的欺负。只有一个愿意原谅别人的人,才能传递出宽容的力量。
最终,扎克做到了。他让妈妈放下了仇恨,帮助爸爸重新认识到肩头的责任。
剩下来的孩子,本应该更需要被人关爱,但扎克选择的却是,放下对爱的索求,而主动去疗愈别人。
步入2018年,美国大规模的枪击案已经导致百余人死亡。枪支的泛滥,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追捧,都为整个社会埋下了危险的定时炸弹。下一场校园枪击案到底何时发生,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一旦枪击案再次发生,那么必然会有无辜的民众失去生命,必然会有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必然,还会有无数个“安迪”和“扎克”出现。
在《剩下来的孩子》这本书里,作者莉安依·纳文让我们看到了扎克的自我成长以及重生,但是,其他那些遭受过创伤的剩下来的孩子们,究竟能否像扎克那样,完成自我成长和自我重生呢?
但愿宁静的校园,再不被枪声惊扰。愿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不再遭遇痛苦与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