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6日星期四 晴
小时候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除了白球鞋参加活动外,多穿布鞋。布鞋基本上都是母亲一针一针做出来的。至今还清楚做鞋的流程,因我也曾经比划过,做过,但质量相当的差,当然不能穿,更别提好看不好看了。
做鞋的主要材料当然是布,旧布或破布。家家都把旧布破布做成疙布。疙布的做法是,将布用浆糊一层层的粘在面板上,在火炕上烤干。厚度有两公分左右,薄厚自己掌握。厚点的准备做鞋底,薄点的准备做鞋面。
在一本书里,夹着全家大小的鞋样子,有单鞋也有棉鞋的。做鞋底时,先按鞋底纸样子的大小在疙布上用笔画上线,将鞋底裁下。大概用三层或四层。每一层的鞋底边沿都用白斜纹布条粘起来待干。然后将这几层底粘合到一起。鞋底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人们熟悉的纳鞋底了。
纳鞋底的麻绳是用麻捻成麻绳,麻绳比较结实,捻麻绳有一个简单的工具,我怎么也回忆不起来是什么样子了。鞋底就是用锥子一针针的纳,然后用针将麻绳密密麻麻的有规律的穿针引线完成。
鞋帮也是比照纸样划线、裁剪,只要一个薄层。一面作为里儿,用结实些的布料粘上一层。一面做面儿,用合适的颜色的新的布面粘上一层。当然是按着鞋帮样子大小裁剪。把鞋帮的内外两个周边用黑斜纹布做边裹起来,这道工序一般都用缝纫机来完成。鞋底鞋帮都做好了,将二者用白线绳缝合,工具还是锥子和针。还需最后一道,就是做一鞋垫放在鞋里,一双鞋就成功了。
家里孩子多,母亲几乎不断的在做鞋。估计一双鞋我最多也就能穿不到一个月。记得那时我们的游戏都是费鞋的游戏,跳皮筋、扔口袋、跳大绳、跳小绳。一旦母亲看见就不让我玩,撵的我到处乱跑。孩子太多,像我们这么个折腾法,她做鞋的速度是跟不上我们的磨鞋的速度的。不是鞋底磨漏,就是脚指头顶露。
小时我穿过皮鞋,因不知道打扮不知道美,鞋跟被我踩得立不起来。所以爸妈再也不给买皮鞋了。穿过白运动鞋,这祌鞋现今市场上脱销很长时间,现在又流行了起来。这鞋洗完发黄,我们都用白粉笔抹上一层,觉得好看些。
穿过篮球鞋,穿完脚上臭臭的,鞋里经常能抠出泥来。
大概在六四年左右,爸爸出差,买回了烟色的翻毛皮鞋,是塑料底的。从那后,基本上就是穿塑料底鞋了。这鞋结实耐磨。同时线袜子换成了呢龙袜子。随着塑料底鞋的出现,家里就基本上不做鞋了。紧接着,布衣服换成了的确良布料了。
现今商场里的鞋琳琅满目,各种场合下穿的鞋应有尽有。现在的母亲比那个年代的母亲轻松多了,省了好多心,那时候养个孩子,从头到脚的装束,都得当妈的一针一线,白天黑夜的去忙活,更别说哪一家不都是五六个孩子了。
衣食住行都随着时代在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我们这代人也跟着时代在变,生活方式,节奏,追求,都与父辈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越来越感到新生活的美好。特别是我们五十年代前出生的人,更会有深深地体会。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
�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