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打电话来,说最近收到两份offer,第一家是国企,套用一句话,钱多事少离家近,但没什么升职空间,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填满了。
第二家是创业公司,已经拿到了A轮投资,是目前国家扶持的热门行业,虽然目前给出的工资不高,但前景很好,还可以拿到期权,而且工作内容自己也比较喜欢。
闺蜜自己倾向于创业公司,但家人劝她选择国企,难就难在,闺蜜自己也认可家人给出的理由。
是顺应自己的感性?还是接受家人的理性建议?闺蜜犹豫不决,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就在这时,她想到了我!
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同样,这世上本无选择题,所有的选择题,都是简答题。
闺蜜说,我这是禅语➕太极。她境界低,悟不透。
我笑笑,这可不是我说的。
谢春霖在《认知红利》中说,你永远都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找到选择题要说明的目标,一旦目标明确了,选择题就自动变成了简答题!
我和闺蜜说,此刻的你不要盯着非此即彼的选项看,找出目标,盯着目标,再看选项之外是否还有第三个选择。
为什么说普通人会对着一衣橱的衣服发愁没衣服穿,而乔布斯这样的人,根本没有这样纠结的机会?因为他永远穿同样的衣服…
把目光盯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时,你就不会在目标之外的事情上过多纠结。和实现梦想相比,谁会在意每天的穿着呢。
那么面对一个“石头、剪刀、布”的选择时,具体该如何做出科学的决策呢?
书里给出了做决策的具体流程:
一、紧盯核心目标,过滤大多数问题,不在小事上纠缠;
二、面对关键问题,不要纠结于仅有的选项,要找到核心目标,将问题简化成简答题,并寻找第三选择;
三、绕开认知偏误,开启系统2,进入慢思考;
四、制定标准,给所有的选项打分,量化结果比大小。
牛逼的人,从来不做选择题。
闺蜜说,我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选?
我说,开启宝藏的钥匙都给你了,还要我帮你打开……
注:系统2出自《思考,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