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今天读到的这段话,无形的时间被拟人化,似乎看得见摸得着,李笑来老师描绘的是如此之美好,我也想和她做朋友。
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可她默默陪着我许多年之后,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面孔,却由于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因此可以常伴我左右。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人们常说的没有时间,其实并非真的没有时间,而是指时间分配到其他地方,在某些事情上缺乏时间。
正如对一个忙于应酬的人,学习没有时间;对一个忙于工作的人,健身没有时间。
就拿早起来说吧,很多人说早起赚人生,早起每天比别人多活两个小时,其实说的都是时间,你怎么会比别人多活两个小时呢?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感觉比别人多活两小时,是因为早起的这段时间你的收获比其他的时间段大,效率高。归根结底就是时间管理问题,可是时间能被管理吗?
答案是:不。
时间不能被管理,我们能管理只有我们自己。
当下缺乏时间,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切身感受,甚至有人说:忙碌已成为一种时代病。于是乎时间管理类的自助书籍和培训课程大行其道。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对时间的属性做了描述,认为时间具有以下的特性:
1、时间是最特殊的一项资源,只有时间是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买不到,更不能用其他手段来获得的;
2、时间的供给没有弹性,不会因为人们需要就增加供给;
3、时间无法存储,流失的时间是永远的去了,再也回不了头;
4、时间没有替代品。这个世界很多东西是有替代品,比如面条可以代替米饭、飞机可以替代火车、甚至机器人可以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但是时间却没有相应的替代物;
5、时间不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影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自经济学,其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每增加消费一个产品或者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呈现递减趋势。举个例子来说:当你特别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给你带来的满足程度应该大于第二个馒头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第二个馒头带来的满足程度大于第三个,依次类推。世界上很多的事物都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是时间是个例外,比如没有人活到八十岁说自己不想活了。
正是因为时间有些属性,所以时间不可能进行管理,因为人无法通过自我的控制与调整改变时间本身的节奏与数量。
正如李笑来在书中所说:时间不会服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失;你不可能对时间大喊:你给我慢一点,它只会自顾自地流失;你也不可能向它大喊:你给我快一点,它还是自顾自地流失时间。不理任何人,它用自己特有的速度流失,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无法管理时间,唯一能管理的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