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4日星期一洛阳多云转晴天升温
今天,朋友圈有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妈妈咨询辅导孩子写作文的事,我依旧单刀直入建议她亲自带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她说,自己的写作水平差,害怕不专业无法指导好孩子。我说,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看看成人学外语老师都是科班的,却教不好听力和口语,而孩子们学母语就没这种情况,中国人的母语汉语是世界上公认最难学的语言,绝大多数孩子在三四岁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具备了初步的口语对话能力。到上学的时候则达到日常生活交流无障碍。只要智力正常,母语听说人人都过关,根本不必看家长什么水平,哪怕家长是文盲。
其实,人的能力培养大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书面表达也不能例外同,写作是硬功夫,文章是写出来的,还是改出来的。目前学校的作文教育,到三年级才开始,起点晚了。直接写作文甚至就要求字数的命题作文,难度又太高了。一周甚至两周才有一次作文课,训练频度又太少了。要命的是一个语文老师要教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很大。哪里有时间帮助每个孩子仔细修改作文?每次作文对学生写作的训练就是一次训练,并未能在此基础上做到刻意提升。多数学生害怕作文痛恨作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高中整整十年作文,并未能培养出多数孩子出色的写作能力。孩子位甚至记不得几篇优秀作品,愿意保存作文的学生极少。
大多数语文教师也都从来没有发表过文章,更没有体验收到稿费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与教师的作文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而孩子刚刚开始写文章,家长无论如何也比孩子的知识丰富,语言和思维水平要高一些,帮助孩子顺一顺改一改完全是可能的。每个学生,都有好几个家长关注,能够给孩子做针对性辅导的时间一定比教师多。
家长带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是一个扶苗助长的过程。因为孩子太小,大脑中的储备不足,加上自控力不足,想让孩子独自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本身不现实。而家长参与进来,身体力行,孩子建立并巩固习惯的可能性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意识帮助孩子认真修改作文也有比老师充足的时间,即使对每次习作修改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是工作繁忙的家长,可以放低一些要求,先做到坚持,每周帮助孩子挑选一篇得意之作进行修改,一年就有52次训练。根据家长实践情况,建议至少要优选孩子的作品输入电脑进行编辑提升,积累一定数量可以配上图片编辑制作成书,做到图文并茂。坚持一年就至少要帮孩子汇编一本自己的日记作品集。
经过1至3年的扶苗助长,当孩子一旦养成了自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主动总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经验教训,每天做到进步一点点,扶苗助长可以告一阶段,因为扶苗长正,家长不再需要为孩子的学习太过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