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在彭泽当彭泽令。

(陶渊明,最后当彭泽令也只是当了80几天

彼时他已经是不惑之年,但是依旧一事无成。如果不是那些朋友一直在帮他,助他,甚至劝他入仕。他也许很早就不想去了。所以,当他得知朝廷派了一个乳臭未干的青年来视察的时候,他也许起初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下属告诉他要整理衣冠,肃容以待。他最后崩溃了。照照镜子,看着自己两鬓微霜的白发,都已经“不惑”了。怎么还是看不懂这个世道?怎么还沉迷于此不肯离去。

(陶渊明:老子怎么能因为“五斗米”向这种家伙卑躬屈膝)

“吾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丢下这句话,自己就踏上了归途。路上还高兴的写了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这一路上他一定是开心的,自己到了不惑之年终于看懂了这个社会。尽管悟道悟的太晚,但是终究是悟透了。自己留下,社会依旧不会给机会伸展自己的抱负。于是,他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入仕。

1.也曾经锦衣玉食过,奈何家道中落

陶渊明幼时也算是过了一段很富裕的生活。曾祖父陶侃作为东晋的开国元勋,曾经官至大司马。陶侃为东晋的统一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没有他,东晋也不会有几十年的平稳安定。但是到陶渊明的父亲时,就已经衰落了。

(陶侃,东晋开国元勋之一。为东晋的稳定做出极大的贡献,多次平定叛乱)

他的父亲官位大概相当于一个省级干部。此时,尽管家道的颓势明显,但是也能够让陶渊明有一个富足的生活。但是,从曾祖父东晋大司马(中央一品官员),到父亲的省级,最后到陶渊明时,已经是一个县令的小官了。陶家的兴衰如此之快,为什么作为一个王朝的开拓者之一的家族,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已经穷到了揭不开锅了?(陶渊明晚年其实并不富裕,多劳朋友相助,他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了下顿)

2.陶渊明“落网”之前

陶潜少年虽然富裕,本人经历了家族由盛转衰的全部阶段。八岁家里遭遇突变,没有几年就家徒四壁了。

所以,在这期间他应该务过农,但是可能学的还不是很好。毕竟种的好的话也就不会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小时候也算锦衣玉食,不几年就要学人家务农于田亩之中。多少是有点难受的。为此,他不得不第一次去做官。这次做官其实只是为了补贴家用。

(不是非常精通种植的陶渊明)

此后,陶渊明在入仕与田园之间摇摆不定。前三次都是因为不屑迎合他人,又或者是思念故乡,每次都借口回家之类的理由跑回老家种田。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最后一次,陶渊明借助回家吊丧的理由再次踏上了归途。归途上写的《归去来兮辞》成为千古绝唱。宋代李清照从中取字“易安”作为自己的号。

全文,首先就说明自己本来就不是向往污浊的官场,本性就是想要在田园之中自由自在的耕植。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后。已往已不谏,来者尚可追。陶渊明自此真正的回到了田园的怀抱。再也没有出仕。无论是谁来劝他做官,他都拒绝。即便在他回家后家里的房子被火烧毁后被迫迁居,他还是没有出仕。

曾经檀道济前来带着美酒与梁肉前来劝陶渊明做官,陶渊明那时只是笑笑

之后就拒绝了他,所赠的酒喝了,但是肉没有留下。

4.造成陶家迅速衰落的原因

东晋时期,我们知道朝廷选官是采用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又或者说是血统来选拔官员。这样的结果导致一些家族可以世世代代做官。即使家族子弟可能不是那么出众,但是依然能够谋得一官半职,平稳度过余生。

这样的选官制度实际上,造成了权利的垄断。几大家族控制了整个社会。那一时期可谓是“铁打的家族,流水的皇室”。所以形成了让后世头疼不已的士族。士族可以世代继承一个国家或者王朝的权利。士族的祸患直到唐末黄巢起义才完全消除。东晋的时候,当时最有名的士族,就是谢家。谢家撑起了东晋的半边天。

(南北朝时期,压迫寒门子弟的阶级制度)

在南北朝时期,寒门子弟想要做官是极其艰难的。即使做官也不可能掌握重要的位置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那个时期跟多有才华的寒门之后,在当时的社会没有上升通道。其中大诗人鲍照就是如此,一生不得已,写的诗歌大多内涵隐晦,但是极其的苦闷。在门阀制度森严的南北朝,他始终只是一个下僚,不受待见。

(一生都因当时的阶级制度而始终不能施展抱负的鲍照)

陶家也是如此,尽管是东晋开国的功勋之家,但是不到陶渊明就已经衰落。而且衰落的如此之快。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陶家是寒门。曾祖父建立的功勋,到了他这一代,已经不剩下了什么了。

陶渊明是想做官的,只是因为时代不允许。他不想当个下僚,他远比后世的鲍照要懂得多。而鲍照一生都没有悟透。

5.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世人敬他的淡然,在他死后送他谥号“靖节”。人们称他为“靖节先生”。

(靖节先生)

他最后远离官场,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自己的山林与池塘中。尽管对他来说,晚年也经常吃不饱饭,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没事的时候“登东皋以舒啸”,又或者“濯清流而赋诗”。倒也恣意。

他写的关于田园的诗歌,后来出了名。人们更多的了解了这个人。并把他与谢灵运的诗歌流派合二为一,在唐朝诗歌的盛世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山水田园”这一流派。

(那个与“才高八斗”有关的家伙,曹植的狂热粉丝)

而陶渊明本人也成为了隐士的代表。他看淡名利的样子,被后世更多的传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