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史,以夏商周合称「三代」。因有关夏的历史迄今尚无直接文字史料,史学界曾质疑这段历史,直到河南偃师出土的「二里头文化」,夏的存在经学者研究,已毋庸置疑。这也证实神话并不是完全不可信。(注一)
大禹的功绩
一、治理洪水
禹是个聪敏勤劳,又能吃苦的人。他为人仁爱可亲,又遵守道德,是上古时代伟大的人物。
尧帝在位时,洪水泛滥,百姓因为生活得不到安居而忧愁。尧帝接受「四岳」(四方部落会议)众人的推举,任用鲧来治理洪水。鲧采用筑堤防堵的方法,结果治水九年没有成效。舜即位后,就任命鲧的儿子禹来治水。
禹采取疏导的方法来治水,他疏导九条大河水流的方向,把泛滥的洪水引入大海,终于消除水患。禹治水十三年,尽心尽力,辛苦劳累,曾三次从自己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洪水治平后,禹又教导百姓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各类农作物,使百姓安居乐业。
二、平定三苗
三苗是上古时代南方的一个大部族,一直与中原华夏民族有冲突。在尧舜时期侵扰不断,舜帝曾去征伐也没有成功。禹在治水过程中,平定三苗,从此三苗不再北侵,渐与华夏民族融合,江淮一带归于安定。
禹建立夏朝
禹治平洪水,又征服三苗,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天灾和外患问题。禹的功绩很大,因此被尊称为「大禹」。舜因为大禹的功绩,就把帝位禅让给禹。禹帝即位,在安邑定都,国号夏。禹多次会合诸侯,已具天子威仪。夏朝自禹之后,传了十四世十七王,共四百三十二年。
禹帝在位时,原本依照尧舜禅让的传统,把天下传给了益。但禹的儿子启很贤德,禹对人民又有大恩德,所以天下人心都归向他,拥戴启而不拥戴益。启服丧三年后,益把帝位让给了他。于是,启就继承天子之位。
从此,王位的继承改成父子或兄弟相传而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古人所说的「家天下」时代。
夏的兴衰与败亡
启登上帝位后,二件事使夏王权受到空前挑战︰
一、甘之役:有扈氏不愿来归顺。启决定前去讨伐,双方在甘(陕西鄂县)大战,有扈氏被灭亡,自此天下都来朝拜。启以德化来治理天下,地位更加确定。
二、少康中兴:启死之后,由儿子太康继位。太康沉迷打猎游玩,不管国家政事,被东方有穷氏的首领后羿赶走。太康逝世后,弟弟中康即位,但实权仍然被后羿掌握。中康死后,儿子相继位。后来相被后羿逼迫,只好迁居帝丘(河北濮阳附近)。后羿取代夏朝政权后,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生活,结果被他的臣子寒浞所杀,寒浞又杀天子相自立为王。
当相被杀时,相的王后有缗氏,怀有身孕。她逃回娘家有仍国(山东金乡),生下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在有虞氏的帮助下,并聚集夏残存的势力,经过数十年,遭受很多困难和辛苦,终于消灭寒浞,复兴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之后,社会安定,夏朝政权也较稳固。但八传至孔甲时,他行为淫乱,夏朝渐渐衰败。孔甲死后,又三传至履癸。履癸,世称桀,暴虐无道,不修德行,日夜与宠妃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酒池肉林」奢侈无度。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动辄杀人。
当时夏朝有一个大夫关龙逄,手捧绘有大禹治水等图像的「皇图」来晋见桀。要桀效法先王,像大禹一样节俭爱民,才能长久统有天下,再这样挥霍无度,任意杀人,亡国的日子就不远了。桀根本不听,还杀了他,并警告朝臣今后再有这样来进言的人,一律杀头。
夏桀还四处用兵,劳民伤财,以致民众反抗,诸侯叛离。也因此,星陨地震,河水断流,天灾人祸不断。天灾是上天对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与惩罚。夏桀多行不义而天将亡之。
当时有一个叫商的诸侯国首领商汤修仁德,很得民心。商汤要大家执行天意,齐心讨伐暴君。最后桀被商汤所灭,夏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