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风 图/网络
在中国人眼里,死从来就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孔子告诉我们“不知生,焉知死”,似乎谈到死亡,就是不积极的。
但细细想来,我们活着的时间如此短暂,而死亡的时间却如此漫长,是不是应该反过来,了解了漫长的死亡之后,我们才有资格来谈论如何过这一生呢?
我们大部分人还没有学会如何理解死亡
相比儒家来说,佛家对待死亡问题似乎更冷静,甚至毫不留情地指出: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佛经中有提到佛教看待死亡的六种态度:
死如出狱:如果你全身病痛就像把自己关在牢里一样,死亡就是刑满出狱。
死如再生:就好像从麻里炼油,毛虫破茧成蝶,死亡只是你另一种生命开始。
死如卒业:活着时的修行和作为就像在上学一样,死亡相当于领毕业证书和成绩单。
死如乔迁:把身体喻为一所房子,旧房子破了,换个新房子,乔迁之喜,岂不快哉?
死如更衣:死亡就像换了身新衣服一样,想想你有多少件衣服是不是就能坦然面对死亡了。
死如代谢:每分每秒细胞都在新陈代谢,旧细胞的逝去,换来新细胞生长。
一朵浪花的生命很短,但她不止是浪花,更是大海的一部分。作为一朵浪花她消失了,作为大海的一部分的她只是转换形式,变成云,变成雨,变成我们杯子里的茶。
佛教称死亡为“往生”,意思是“舍此投彼”,这个说法,和当代的科学倒是不谋而合。
“好生者焉得长生?怕死者岂能不死?”这世间最公平的就是死神了,谁都难逃一死,所以我们又何须恐惧?
活着的人活着,像永远也不会死去一样
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远没有活过一样
但就算能清楚地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我们还是会恐惧死亡。
我们的人生就像两段漫长的黑暗之间,一闪而过的,一道短暂的光芒。我们似乎不会对出生前那段漫长的黑暗感到恐惧,只是对我们死后的那一段黑暗感到不安和焦虑,这是为什么?
或许是因为,生命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充分的活过吧。
其实我们恐惧的并不是那两段漫长的黑暗,而是害怕当生命中这道短暂的光芒划过时,却从来不曾真正的发光,它不曾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曾好好的爱过痴狂过,不曾好好的燃烧出自己的灿烂......
是的,死亡并不是我们要害怕的。真正可怕的,是当死亡来临时,才发现自己都不曾好好的活过。
在电影《遗愿清单》里,讲述了两个老人的故事,一个商业大亨,穷得只剩下钱;一个修车工人,虽然物质上贫穷,但身边一直有家人相伴。这两个完全不会有交集的老人因为身患绝症而住到了同一病房,后来慢慢地成为了朋友,并结伴同行,丰盛而又欢乐的度过了余下的日子。
也许人总是在弥留之际,才愿意抽时间思考人生的意义吧。这个钱多的花不完的商业大亨,在人世间的最后几个月,才发现这段时光竟比他之前的一生都更有意义。
影片中有句旁白令人印象深刻:“那一刻,他闭上了眼睛,却敞开了心灵。”只有无憾的来过这个世界,才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
向死而生,选择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
马东说每个人都会死三次:
第一次,他停止了呼吸,意识消失,不再有思的能力,这是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在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葬礼,活着的世界上不再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掉的时候,到这个时候,才能说他真正的死去了,永远的死去了。
前两次死亡时,你从在自己的世界活着,变成在别人的记忆中活着。你延长了自己的生命,但死亡不可避免的,世人会渐渐把你遗忘,你会彻底的在别人的记忆中死去。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位贵妇人,花重金买了一条项链,她爱不释手,想要等到一个非常重要日子再戴上它。可惜的是直到她去世的那一天,她都没有找到这么特别的一天来戴上它。
我们不能总是想着等到我以后有了钱,有了时间,或者其他的条件成熟了之后,再去做一些我们早就想做的事情,因为你无法预见到你还有多少个以后。
佛家说:随时为死亡做好准备,才是最积极的活法。假如明天死亡就降临,今天你会做什么呢?还会因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吗?还会不计一切地争名夺利吗?······
只有明白了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才会把不重要的东西在生命中剔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去做那些我们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说我们想说的话。
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