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衰落之后,世道混乱普天之下滔滔洪水,几乎没人能够力挽狂澜。好在无论哪个年代都有天才,天才也是人,即使没有强迫症也会有从混乱中建立秩序的愿望。加上没有户籍制度也不需要介绍信,混乱中长大的天才们一边思考混乱开始的源头寻求解决之道,一边奔走列国寻找认同自己思想的王侯。目的则是达成时代也是他们自己的愿望:世界和平。
提出怎样的方案取决于他们怎么看待问题,韩非言简意赅了概括了时代的变化: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还举了一个栗子,有一年齐国讨伐鲁国,孔子的弟子子贡去齐国外交干涉,滔滔不绝说了半天,从长远角度分析了舍义取利的各种危害,齐人听完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把国境线划到了鲁国的家门口。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那么如何连礼也失掉了呢?图穷匕见,那就来吧,扯掉彼此虚情假意的面具互相伤害吧!既然人性本恶,为了追逐利益无所不用其极,那仁义道德管什么用,不如严刑峻法高举大棒防止刁民作恶。法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其制度建设保障了底线,然而其立法的目的却是为了巩固君王的统治,中央高度集权,也是专制的源头,专制的目的是稳定,而手段却是恐惧。如此看来,为了稳定,活在恐惧之中的代价未免太高。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虽然他的学生觉得他人即狼,但荀子对人生有着乐观的看法,化性而起伪,虽然人性有恶,但通过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改造,到达至善至美的地步。制天命而用之,善假于物以至于天地万物为我所用,不怨天不怨地,也演化出了中华民族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
荀子,孟子都传承了儒家思想,不同之处在于二人对人性的看法 ,使命感极强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对善的追求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然而荀子却认为人对善的追求需要引导,也需要个人悉心的磨砺,才能使之成为习惯。孟子一生执着于创办帝王培训班,他的学生也都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世道使然。
吃苦耐劳的是墨家,墨子日夜兼程冒着生命生命危险救宋国,归来时天降大雨,护城门的守卫却不让他进去。墨子所为不过履行自己兼爱非攻的主张,然而墨徒却都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且为巨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就类似于战争机器,只不过他们有着高尚的动机,然而却不能为普通人的感情所接受。简单来说,我希望身边能有给我带来安全感的英雄,然而我却不想成为英雄,因为代价太高。墨子主张的兼爱没有理论依据,即不能像基督教一样解释为什么要平等地爱人,也不符合人性,因为人的本性都是爱自己的小孩胜过爱别人小孩的。至于推己及人,实施仁政,是儒家的主张。
杨朱却认为墨家吃地沟油的命,却操了中南海的心。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如果每个人都只管好自己的事情,既不利人也不损人,则天下相安无事。墨子的弟子禽滑厘曾问杨朱,如果拔下他的一根毛可以救天下,他愿意吗?杨朱回答说:如今世道不是一个毛就能救得了的。禽滑厘穷追不舍,杨朱就没有理睬他。杨朱的弟子孟孙阳则用递进反问的方式回答了他,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 國,子為之乎?」禽子默然有閒。
禽滑厘的沉默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他同意断一只胳膊去得到一个国家,那孟孙阳接下来要问的可能是断掉自己的脑袋去换取天下了?杨朱被孟子讥讽为一毛不拔,然而这只能看成孟子断章取义对意见相左者的抨击,因为杨子的核心在于贵己,私权的保护以及人格的独立。一毛只是象征意义,表示自己所拥有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具体是拔毛这个动作由谁来实施,如果是自己,倒无所谓。但如果是由强权来实施,完全不顾你 的意愿,那么请问如果明天要你断腿,后天然你上战场,你该怎么办?即使不是强权而是多数人通过的意见,那你又当如何?这只是暴政与多数人的暴政的区别。人人不利天下,在于利天下的过程中破坏了私权,所以要人人爱惜自己不损一毫,这是从贵己到私权保护的推断过程。反过来,人人不利天下,则天下也不会有人来利己,由是得自己照顾自己长大,则必然会人格独立。然而在周文明奠基的华夏文明里,即使礼崩乐坏的春秋,人民依然缺乏想象力去突破君臣父子的时代局限,杨子的学说也只能昙花一现。
《百家争鸣》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爱的各位书友,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易中天中华史之百家争鸣》。 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意识里面,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之前最为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