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在生活中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我们常常“三分热度”之后就不了了之。
这种情况本质上是因为大脑有稳定的运行原则,即大脑喜欢保持一定状态,而会害怕变化,会将变化当做一个威胁去抗拒,所以当我们去培养新习惯时会被大脑所抵抗,导致不能够很好的养成。
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习惯引力,想要养成习惯需要好好利用习惯引力。
习惯引力有两个作用:
1、抵抗新变化,抗拒身体发生的变化,如习惯养成,都是需要能量,大脑会自动判定这种行为不可取而产生排斥。
2、维持现状,大脑自动判定某种行为对我们自身有好处,并且判断这件事是跟往常一样时就会维持这种行为。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不断地让大脑认同新习惯,认为这项习惯就是跟往常的事情一样就行。
养成新习惯按时间分的话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
1、反抗期(第1天~7天)
2、不稳定期(第8天~21天)
3、倦怠期(第22天~30天)
不管是哪个时期都要注意,对于新习惯一定要每天持续行动,一直坚持下去。
不同时期的应对措施也不一样,大概率来说反抗期最容易失败。
一、反抗期
在反抗期中,大脑刚开始接触新习惯反应最大,一旦你用力过猛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导致“三分钟热度”,断送新习惯的养成。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先从简单开始做起,如同“婴儿学步”一样,从简单,小地方做起,不要太在乎结果。
比如一上来直接每天50页书或者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大脑肯定接受不了的,50页书不可以你可以降到5页,一个小时可以降到15分钟或者5分钟。
先让大脑接受这种习惯的存在,最简单就是可以每天回家洗完澡翻翻书,把书当成故事书看一看,不要去思考也不要写作。想要运动那就穿上运动鞋出门慢走,运动热身就行。
先迈出第一步才会有后续的可能,不要小看这一小步,一下子做到很完美达到自己的目标是很难的,先突破从0到1。
通过这一小步不断反馈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我们就会更加有动力地去完成更大目标,而且这种小步伐不要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所以很多社群做写作百日往返活动,他们定的原则就是不需要你多少字,写的有多好但是一定要写,每天养成写作的习惯,本质都是从简单做,容易坚持下去。
在反抗期中,新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注意操作简单,降低行动的门槛,越简单越好,可以参考以下操作:
1、细分时间。
5分钟阅读、15分钟慢走、3分钟写日记。
2、细分步骤
只读5页书、只写两行日记、只慢跑
或者每天你就习惯性地翻开微信读书,有意识看一看就行。
二、不稳定期
相对反抗期的简单易操作,不稳定期难度会更大一点,遇到突发其来的事情新的习惯往往不能坚持好久。
比如我上次参加白日打卡正好赶上实习,一旦加班加点回去就很晚,身体非常累,洗完澡之后还没要进行写作,大脑就一直告诉我不要写了不要写了,让我觉得写作很麻烦,一点动力都没有。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持续行动,一旦中断很久新习惯就会消失。可以分三个方法来帮助新习惯不被侵扰。
1、习惯模式化
讲简单点就是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通过这种模式来固化新习惯,有意识慢慢会变成无意识,让大脑会逐渐接受它。
经过上次的经验,我发现晚上写作往往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于是将写作放到早上来完成,早起进行写作。大脑中的信息全都被清空,没有工作信息打扰很适合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在早上写作已成为我的习惯。
所以可以安排好时间,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什么事情,一旦长期做下去,你会发现如果有一天不做反而缺少一点东西似的。
2、设定例外规则
一个月的确有点长,在这期间可能会遇到很多状况,熬夜加班,身体不适以及自己的心情低落等等都会给你造成影响。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因为有一天没有写作就让自己感到有愧疚感。
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有弹性的规则,更好的服务新习惯,适应模式化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比如一周可以有一次让自己休息的一天,或者用更小目标代替,如5分钟阅读代替现在的30阅读,只读一页书等等。
学会灵活变通,让自己享受养成新习惯的火过程而不是视死如归一样,整得自己很难受。
3、设定持续开关
通过寻找快感或惩罚来推动自己的行动。
如将阅读看做一场游戏,不断地被书中的知识所吸引通过思考写作不断得到反馈,沉浸在心流当中,越做越有趣。
最近看到一句段话:如果把阅读看做是跟一位智者交流,那么每周的阅读量会暴增,一周2~3本左右。
其实我觉得本质都是一样,都是把看书当做游戏,书中的知识都是一颗颗糖果,金币一样,读书就是不断升级打怪拿到足够的金币(知识)来弥补不足(知识量不够)。
这种以游戏去看待新习惯会让自己更加有动力去做。
相反还有以惩罚机制去督促养成新习惯。我进入到林老师的读书群还要从一篇做不到就发红包的文章说起,林老师公开阅读,做不到就惩罚自己发红包,一听就很爽的样子,但到目前为止他一直还在坚持,红包是等不到了。
这也是另一种督促自己行动的方法。
三、倦怠期
人的注意力是不能够持续很长时间的,这也导致会同一件事情不能够持续下去,感受不到持续行动下去的意义,最后导致终止新习惯。
虽然倦怠期是最后一个阶段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更加注意。在这个阶段以变求不变,找寻部分新鲜感。
1、添加变化
当我们习惯于一种模式时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如喜欢坐在图书馆阅读写作,下次可以尝试换个地点,也可以听听音乐。
最让人意外的是我阅读久了就会去打扫一下卫生,整理一下房间,自我沉浸在另一个模式当中。打扫完之后再去阅读的话心情更好了,状态更好了。
以部分的变化带动全局的持续行动下去,但切勿以变化为重心去改变原先已经建立好的行为模式,否则会让之前的精力白费。
2、建立习惯连贯性
在一项习惯的倦怠期时可以计划下一个习惯,面对新的习惯,自身的动力会提高,新鲜感十足,平稳地度过倦怠期,同时新习惯养成成功的成就感又让自己更加有信心培养下一个习惯。
计划养成的习惯需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挑选最合适最优先的习惯,让自己没有太多压力同时能有效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