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一位男性听友
倾诉者说:
从上中学,大学到入职场以来,遇到很多困惑,发现自己如果在学校或者公司里面没有得到重视和关注关爱,也就是没有发展一段深入的关系,自己就会感觉上学和工作特别没意思。
这种状态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然后我尝试着和父母构建关系,可是他们经常只能看见我的不足,例如:别人都结婚了,你什么时候结婚,别人都有娃了,你怎么办。和父母构建关系让我感觉困难重重。
想要在恋爱里面构建关系,可是恋爱关系要么很难开始,要么很难深入。
说起和同性构建关系,想起高中时候,我的同学HJ PC WH 都向我靠近,可是我却不知为什么一个一个把他们都推开,现在想起来很遗憾。
我为了得到父母的爱,经常讨好他们,甚至压抑自己,自己也不懂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
高考结束了,想到自己之后的生活,还会继续这样构建不了关系就非常担心,害怕未来。对于高考也没有期待,觉得很无聊,对人生也没有好奇和期待......
第一次喜欢一个女生应该是上初一的时候,后来她居然坐在我的前排。你说我该有多么兴奋。上英语课老师让同学两两对练英文课文,我主动提出想和她对练,她也很愉快的答应了。一来二去,上学放学,上课下课经常想起她,后来实在绷不住了,请教班上一位女同学,让她代笔帮我写一封情书交给她之后,我居然没有收到她的回信,那个时候我的心情非常难受,委屈,有一种被拒绝了的感觉。那种感觉慢慢扩散为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开始怀疑自己,后来就开始闷闷不乐,后来看见她和班上其他男同学谈恋爱了。因为不开心,自己成绩也越来越差,甚至会讨厌这样敏感的自己
到了高二喜欢一个女生,我和她是初中同学,因为她留了一级,我比她大一届。因为和她家住的比较近,放学后如果碰到就会经常一起走,也比较聊的来,我慢慢也对她产生好感,有一次下晚自习正好遇见cj,她送给了我一条围巾,说是下课时抽空就打了一条围巾,多了一条送给我,她还说织围巾的针把手刺流血了,我听着心疼了,当时好想拿起她的手吻一下,却是没有勇气。慢慢的我就越来越讨厌这样脆弱胆小的自己。
后来高考为了讨好父母,替父母省钱,自己对世界也没有了好奇,活在恐惧中,急功近利,选择了航海专业。
工作后,发生了很多事情,yy了,我决定必须要改变。看到这样的自己一路走过来非常心疼,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苟且偷生”。
现在很想找回原本天真可爱幸福的自己,感谢遇见雅心团队,在这里有慈悲和爱托底,老师同学课中课后互相陪伴,还设置有长期线上分享陪伴可以让自己放心的把自己慢慢敞开,越来越懂自己,懂别人,,看到光亮,越来越靠近属于自己的“家”
文章索引
01
每当你往前走,却总是莫名其妙回到原点,那么你就需要向内看。
02
深度亲密关系的缺乏,本质是对于生命之间深度连接的不足,它让生命常处于“饥渴又漂浮”的状态。
03
看不到妈妈(爸爸)对自己的看不到,也看不到自己看不到妈妈(爸爸),犹如盲人看不到对方也是盲人朋友,就一直愤怒指责对方撞伤自己。
04
渴望父母看到自己,却看不到父母只能用父母的方式来爱自己,而非自己期待的那样,如果不能看到且接受这一点,和父母的纠缠就会持续多年。
05
我们无法要求父母做到他们做不到的,就如同我们被别人要求去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一样,可是我们一进入子女角色,就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06
我们看不到真相,一直活在自己自以为是的世界里要求,就如同在错误的人事物那里苦苦寻觅正确答案。
07
我们总是在父母那里要完美的满足,真相就会让我们一次次难以如愿以偿,直至绝望。
08
自己学习看到自己,而不寄托外人来看到自己,是成人世界最智慧的爱自己的途径。
09
当我们还在向父母要求,就是在父母说:我还没准备离开你们!
10
当我们一次次对父母失望(绝望),就是对父母说:我还没准备接纳你们。
11
当我们一次次指责父母怎样祸害了自己,就是对父母说:我还没准备为我自己负责。
12
当我们一次次指责父母让我们生活受阻,就是在告诉父母:我还没准备好成为我自己。
13
我们要怎么看待我们由父母养大,然后让我们有机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去抱怨指责他们的这一呈现呢?这样的我们要持续多久?一直要持续到我们自己能真正开始对自己的伤口负责为止。
14
我们总是在或早或晚的某个时候,走向了过去,跟自己和父母去靠近、和解、放下和告别,才能真正离开父母,真的去活出自己。
15
接受如是的父母,永远都在活出自己之前。
16
让空性慈悲爱接纳允许的内在生命本源,取代现实中的父母,是处理娑婆世界创伤最好的内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