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我从早上7点起来就开始在电脑面前码字,一直码到晚上22点才结束,一共写了2.13万字,成功地完成了写作的半程马拉松。确实心情不错。
不过这10来个小时的历程,真的不易。早上开写之前我还考虑到字数的问题,特别给自己先设定了三个主题:《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模仿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来一次全面的自我回顾。
这次回顾自己做的感觉还算满意,主线脉络很清晰,也一直在时间递进的过程中持续反思,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做全面的反思提炼,这是后续再次挑战马拉松的时候自己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整个前半生的自传写下来接近9000字,此时已经到了中午12点了。吃完中饭感觉有点疲惫,小睡了一会(正好老婆带儿子去同学家玩了),起来接着码字,其实脑子是有点懵的,不知道接下来写啥了。没办法海阔天空地写吧,结果到晚上十点还真给我硬憋够了2.1万字,哈哈。
下午的写作回过头来看,中间有一段关于写作和演讲素材积累方面的思考帮助自己彻底解决了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之前一直想解决但始终没有大块的时间来集中搞定,非常爽。
自己在这半年的时间中一直坚持码字,最重要的一点地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保持思考的同时多积累一些演讲的主题,不断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这是身在职场的基础核心能力。
其次是为了寻求一种新的体验。记得好像有这么一句话挺有名的:鸡蛋从外部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是成长。主动追求这种极限挑战的成功体验其实也是一种很棒的学习和成长方式。
今年我在跑步和写作上都各完成了一个半程马拉松,最迟明年吧我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突破并完成跑步和写作的全程马拉松。当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努力,更多的是期待自己用心体验经历这个奋斗过程所带来的收获,自己要继续加油!
下面是马拉松写作中的节选,和大家分享下哈哈:
(一)再来说说读书,最近开始越来越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大学毕业后这么多年,认真读过的经典可谓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时候读的都是娱乐的文字,比如网络小说、历史故事等等。07年自己读过的网络小说有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以及《武动乾坤》,还有大胖头鱼的《骑士风云录》,09年后下载了《至纯书苑》电子书合集,后面利用日常上下班的时间也读了很多电子书,其中以恐怖小说、历史专著以及一些人文书籍居多,印象中至纯书苑恐怖小说专辑的小说绝大多数自己都读完了。那样的读书选择现在来看,只能让自己当时爽一把,但是并不能够对自己有所助益;最好的读书体验应该是既有趣又有料的。最近自己用在平安人寿少年中国说做演讲评委获得的读书卡给自己买了不少本新书,其中有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柴静的《遇见》、《问题之书》、《答案之书》等等,只是最近每天忙于辅导儿子功课,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今后一定要把读书学习的优先级排在前面,每天确保自己能够读会儿书,让自己持续地进步。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成长方式。
读书是一个方面,而读完后总结提炼是另一个方面,我自己读过的书很多,但是读书笔记写的就非常少。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第一个阶段先是把书越读越厚,第二个阶段把书越读越薄。这个读厚然后再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总结和提炼的过程。学以致用,一定要对于读过的书要进行提炼。所以现在想想,每周读一本书还是非常必要的,每周出一篇读书笔记则更加重要。还记得6月份和老李、老杨他们吃饭时谈到的读书会活动,看来要盯一下这个事了,读书会活动如果搞起来对我们几个老杆子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将是最刺激和激动人心的。自己闭门造车,总不如大家集思广益进步的快。所以说,读书后的交流和探讨环节对于学习理解的全面性和批判性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下面来说说思考这个话题。思考其实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下意识的,一旦出现了一些问题,就算没有人要求或者自己刻意去思考,自己的大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进行思考活动,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并非你的主观意愿。可以说潜意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冰山(潜在水面之下),而显意识则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但是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意识形态的变迁决定一个人的今后的人生走向。所以我觉得人生在世,一定要多多思考,不能随波逐流,碰到问题就逃避,而应该正面去寻求突破口并解决问题。一切困难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自己这颗心先怕了,先认输了。思考是需要付出一些精力的,也会比较累;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思考的方法。后续自己可以认真地来研读一下《结构化思考》。
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思考首先要不断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写出来的文章、说出来的话都要有观点、有依据、有分析,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学习议论文所学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最清晰的文章结构是金字塔结构,要有1、2、3的分层,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阐述。一篇精彩的文章,可以说三个观点,举三个例子,说三个故事。并按照阐述的逻辑关系递进表达。
其次,思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细致和用心。分析问题则可以多尝试用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的形式来进行思维发散,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后,思考需要持续的去总结和提炼,并能够对一系列通用的问题进行解答。解决个体问题的方法如何能够普世化成为解决通用类问题的方法?我觉得还是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积累的同时多思考,一定要多记多思,给自己的经验库不断增加鲜活有趣的案例。
今天就暂时放送这么多了,改天有时间再次挑战马拉松的时候再分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