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象系列,脑海里浮现的是张艺谋的名字,随即联想到国内各大景点与自然风景区水乳交融般的户外演出。之所以选择去剧院看云南印象,不用说,这是源于杨丽萍在民族舞的声望。
看后的总体感觉有三:这是一个高水平的演出;每个舞蹈都有极其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情,演绎十分到位;整体而言,舞蹈与舞蹈之间缺乏必要的勾稽关系,演出的整体性不够。
云南印象,是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耗时三年打造的原生态歌舞集,2004年搬上舞台。25日晚所看的是新云南印象,新在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细想现如今这也算不上有多“新”,:)。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
瓦砾屋檐下,大雨滂沱,雨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沿着屋檐凹处洒落,形成丝丝状的雨线。大滴的水珠洒落在硕大无比的太阳鼓上,随着重重的棒槌敲击,水花四溅。高科技的声光电,将鼓声的磅礴气势,通过视觉的方式再现,以至于某人还以为真在洒水叻。
海菜腔,十分欢快的节奏,嗓音朴素,音调极高,吐字极快。虽然听不懂所唱的内容,看着舞台上整齐划一的欢快脚步,感受到一种十分简单的畅快。大抵,她们是在问候吉祥?越来越快的节奏,一声高过一声的唱腔,调动着观众的情绪,如同欢快细胞飞舞,衬着明亮得有些耀眼,花式繁杂得有些晃眼的服饰,带动起一股没来由的欢快感。
烟盒舞,比较奇葩,通过男女近身舞蹈,模仿山居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行为,譬如蚂蚁走路、猴子背苞谷,将大山里那种对于生活的朴素观察,演绎得活灵活现。男女互动中也有一些类似杂技的动作,既要求力量,也要求柔韧性。
两支独舞,“月光”与“雀之灵”,更是超赞。清瘦的身躯手臂,有力之余也十分柔软,随着旋律摇摆扭动,有的刚韧有力,有的柔弱无骨,很是养眼。美中不足的是,那个背景月亮不圆,场记该罚,嘻嘻。
还有一个小朋友参加演出,简单的藏式“五体投地式”叩拜,也许称不上“舞蹈性”,却在唱诵声中,彰显出一种信仰的神圣光芒。
总体而言,属于值得一看的演出。
若是保利剧院的场子再大点,恐怕就更能容纳下,这道热闹非凡的云南民族舞蹈“大盘菜”叻。
P.S. 整个演出剧目包括:
《混沌初开》
《第一场:太阳,月亮》(“月亮”就是 杨丽萍的独舞《月光》)
《第二场:大地》
《第三场:家园》《女儿国》《打歌》
《第四场:祭火》
《第五场:朝圣》
《尾声:雀之灵》